《威廉·莫里斯艺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简介
《威廉·莫里斯艺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这本书是由.郑立君著创作的,《威廉·莫里斯艺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共有36章节
1
出版说明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杭州学人文库、杭州研究文库、创意城市文库收录最新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标志性学术成果。其中,杭州学人文库为杭州籍学者的研究成果,杭州研究文...
2
目录
目 录 出版说明 绪言 第一章 莫里斯其人及其艺术思想 第一节 莫里斯的生平 第二节 莫里斯的艺术与手工艺思想 第三节 莫里斯的诗歌与小说艺术思想 第四节 莫里...
3
绪言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是19世纪后期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的发起人,...
4
第一章 莫里斯其人及其艺术思想
莫里斯的艺术思想较广泛地涉及传统手工艺、现代艺术设计、诗歌、小说、古建筑保护、生态保护、书籍装帧、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领域,这是他成为19世纪后期英国杰出艺术设...
5
第一节 莫里斯的生平
图1-1 [英]威廉·莫里斯(1834—1896) 莫里斯(图1-1),1834年3月24日出生于英国沃尔瑟姆斯托(Walthamstow)的一个保守而富裕的家...
6
第二节 莫里斯的艺术与手工艺思想
在莫里斯的艺术思想体系中,艺术与手工艺思想内容占据了很大部分。他积极倡导复兴中世纪特别是哥特式艺术与手工艺来取代机械化大生产;提倡艺术设计回归大自然,并积极地从...
7
第三节 莫里斯的诗歌与小说艺术思想
在莫里斯艺术思想体系中,诗歌与小说艺术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莫里斯一生创作了众多描写古代神话故事、中世纪传奇的叙事抒情诗和激励广大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革命题...
8
第四节 莫里斯艺术的社会主义思想[39]
建立艺术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莫里斯艺术思想的归宿,贯穿于他的艺术思想体系之始终。莫里斯的社会主义既与欧文等的空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有一定的...
9
第五节 莫里斯艺术思想的共性与局限性
莫里斯的艺术与手工艺、诗歌与小说艺术、艺术的社会主义思想展现出了鲜明的个性特征,但也有着明确的共性目标。即莫里斯积极倡导复兴中世纪特别是哥特式艺术与手工艺,积极...
10
第二章 莫里斯艺术与手工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莫里斯的艺术与手工艺思想何时传播到中国?20世纪以来学界鲜有考证。就笔者掌握的资料看,早在晚清时期,学者罗大维就已间接转译了莫里斯的艺术与手工艺和社会主义思想;...
11
第一节 晚清罗大维的最早转译
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国学者罗大维翻译《社会主义》[1]一书,该书作者村井知至(1861—1944)关于罗斯金、莫里斯的手工艺和社会改革思想的论述,可能是莫...
12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译介与接受
20世纪20至40年代,在中国美术界、设计界和文化艺术界等,先后有黄忏华、吕澂、丰子恺、李朴园、陈之佛等学者,将莫里斯的艺术设计作为西洋美术史、近代西洋绘画史、...
13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译介与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国内外意识形态的原因,学界对莫里斯艺术与手工艺思想介绍极少,只有陶大镛、戴镏龄、何瑞丰、杨周翰和张俊焕、成林等文学界和社会...
14
第四节 中国工艺美术名称之源流考
在20世纪中国设计发展史上,使用了近一个世纪的、作为中国设计学科名称的“工艺美术”概念,源于莫里斯的艺术与手工艺思想。但长期以来,关于“工艺美术”这一术语在中国...
15
第五节 中国艺术设计学科名称之借用
源于莫里斯艺术与手工艺思想的工艺美术概念被中国借用为设计学科名称,对中国现代设计发展和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20世纪早期,在中国学界,设计学科和专业名称的使...
16
第六节 莫里斯艺术与手工艺思想对中国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莫里斯的艺术与手工艺思想对中国20世纪以来的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也有一定的影响。从陈之佛等不少学者的研究看,他们不同程度地认同莫里斯的艺术与手工艺思想,如他们强调...
17
第三章 莫里斯诗歌与小说艺术思想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
民国时期,文学界和文化艺术学界对莫里斯诗歌、小说艺术的译介有两种情况:一是大部分学者将其作为英国文学史等的一部分,以文字叙述或引证等方式,对莫里斯的诗歌与小说艺...
18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译述
民国时期的文人学者将莫里斯的诗歌与小说艺术作为英国文学艺术的一部分,或详或略地译介到了国内。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较为完整的莫里斯诗歌与小说译作,其中一些作品在中国属...
19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译介与评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的近30年里,莫里斯的诗歌与小说在国内的译介很少,仅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70年代末有苏公隽、戴镏龄、杨周翰等少数人,先后翻译...
20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译介与研究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方针政策,继而在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
21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唯美接受
民国时期学界对莫里斯诗歌与小说艺术思想的接受,主要表现为对其中的唯美主义风格与革命精神的接受。本节先论述前者,后者将在第五节展开讨论。 唯美主义(Aesthet...
22
第五节 鲁迅、屠岸对莫里斯革命精神的接受——以《那日子要来了》为例
前文已经论述,莫里斯的早期叙事抒情诗歌如《地上乐园》等,主要描写爱情、天国、神话、传说等内容,营造幽怨、哀思、神秘、梦幻等情感与意境;后期的诗歌作品如《社会主义...
23
第六节 《乌有乡消息》在中国的审美译介[78]
《乌有乡消息》是1891年出版的莫里斯的一部单行本长篇小说。20世纪20年代至今,国内先后有鲁迅、田汉、林微音和黄嘉德四人的翻译较突出,他们在翻译内容和翻译目的...
24
一、鲁迅、田汉、林微音、黄嘉德翻译内容之比较
1925年,鲁迅在其翻译的《出了象牙之塔》一书中,译介了《乌有乡消息》的部分内容。该书第六部分“从艺术到社会改造——威廉摩理思的研究”之“摩理思之在日本”中,作...
25
二、鲁迅、田汉、林微音、黄嘉德翻译目的之比较
上文已述,鲁迅翻译《出了象牙之塔》一书,是将厨川白村对当时日本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的辛辣批评作为“一帖凉药”,揭露中国社会存在的“几多丑态和恶行”、虚假和高傲,以...
26
第四章 莫里斯艺术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解读与共鸣
莫里斯艺术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较集中的传播则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代表学者有昔尘、田汉、蔡元培和胡秋原等人,他们不仅对莫里斯艺术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入解读与...
27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引进
在讨论莫里斯艺术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前,有必要先略述社会主义思想学说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情况。据文献记载,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想学说就已传播到...
28
第二节 昔尘的介绍与接受
昔尘既是社会学家又是文艺理论家。1920年,他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边悌之社会主义》(图4-2)和《莫理斯之艺术观及劳动观》两篇文章,这可能是中国社会学界最早对...
29
第三节 田汉的介绍与接受[21]
图4-6 田汉(1916—1968) 图4-7 《穆理斯之艺术的社会主义》封面 田汉译述,东南书店1929年版 田汉(图4-6)对莫里斯艺术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接...
30
第四节 蔡元培、胡秋原的介绍与接受
蔡元培与胡秋原对莫里斯艺术的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成果不多,但与昔尘、田汉一样,他们对莫里斯艺术的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与理解较深刻,且都有将其作为中国社会改革的思想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