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设计学科名称之借用

第五节 中国艺术设计学科名称之借用

源于莫里斯艺术与手工艺思想的工艺美术概念被中国借用为设计学科名称,对中国现代设计发展和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20世纪早期,在中国学界,设计学科和专业名称的使用是不统一的。当时,不少学者在使用“工艺美术”一词的同时,也使用异形同质的“美术工艺”“图案”“实用美术”和“应用美术”等词语。如1921年刘海粟编著的《日本新美术的新印象》中,《帝展琐记》一文称日本画派“很像工艺图案一流”;《日本美术院展览会》一文说明治三十一年(1898)创立的日本美术院主旨“是希望成功一个美术大学;网罗绘画、雕刻、建筑、装饰,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等人才”;《农商务省工艺展览会》一文说“日本农商务省,每年举行展览会一次,陈列图案与工艺美术品”;《东京美术学校》一文说该校开始“共分绘画、雕刻、美术工艺三科”,后又设图案科等。[62]1926年俞剑华在《最新图案法》“总论”中说:“图案(design)一语,近始萌芽于吾国,然十分了解其意义及画法者,尚不多见。国人既欲发展工业,改良制造品,以与东西洋相抗衡,则图案之讲求,刻不容缓!上至美术工艺,下迨日用什器,如制一物,必先有一物之图案,工艺与图案实不可须臾离。”[63]1936年陈浩雄在《图案之构成法》中也说:“图案是实用的美术,须美观与适用并备的,故又称工艺美术。”[64](图2-14)

图2-14 吊灯(图案)

雷圭元设计(约1937年)

教育界亦然。如20世纪早期国内开设图画手工科和图画手工专修科的院校有: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1905)、两湖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1906)、天津北洋优级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1907)、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图画手工专修科,1908)、四川通省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1909)、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图画手工专修科,1914)、四川高等师范学校(图画手工专修科,1914)、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画手工科,1915)、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图画手工专修科,1918)等。开设图案科、工艺图案科、工艺图案系、图案系、工艺美术系和实用美术系的,主要有国立北平美术专门学校(图案科,1918)、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工艺图案科,1920)、私立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图案系,1922)、北京师范大学(工艺系,1923)、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工艺图案,1923)、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工艺图案系,1925)、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图案系,1928)、北平艺术大学(实用美术,1928)、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图案系,后改名为工艺美术系,1931)、湖南沅陵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工艺美术组,1938)、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应用美术科,1942)、广州艺术专科学校(图案组,1947)、华北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图案科,1948)、北京师范大学(美术工艺系,1949)等。可见,这个时期中国艺术设计学科的名称使用较为混乱,工艺美术作为学科名称尚未被正式认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工艺美术设计、生产和教育,工艺美术作为学科名称,不仅被国家正式认可,而且成为全国通用的设计学科标准名称。在教育方面,政府将旧中国不同类型学校中设置的教学性质不同的手工艺、图案(图2-15)、实用艺术、实用美术和美术工艺等概念,统一在工艺美术名称之下进行设计专业设置和教育,使工艺美术真正获得了学科地位。尤其是以1953年第一届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展览会的举办和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65]的成立为契机,工艺美术被正式确定为中国设计学科的标准名称,此后直到1998年,在学界和高等院校被广泛使用。如195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清华大学营建系和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66]图案系基础上,我国第一所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学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主要从事传统和现代工艺美术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图2-16)。接着,浙江美术学院[67]、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和南京艺术学院以及一批中等工艺美术学校和商业美术学校等专业艺术院校,先后以工艺美术为学科名称开设了工艺美术系,下设室内设计、装潢设计、染织服装设计、陶瓷设计和商业美术设计等专业。

图2-15 茶壶(图案)

庞薰琹设计(1941)

图2-16 庞薰琹《工艺美术设计》封面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版该书收录了庞薰琹1941年在四川郫县画的产品图案

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现代设计理念再次传入中国,工业设计[68]、现代设计等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以工艺美术为全国通行的设计学科标准名称,一直延续到1998年。1998年,教育部在高校学科目录中正式用“艺术设计”和“设计艺术”[69]来标示中国艺术设计学科,工艺美术不再作为艺术设计学科标准名称。可见,源于莫里斯艺术设计思想的工艺美术名称,在中国使用了近一个世纪。但需要说明的是,工艺美术名称并未消失,它主要用来指代手工艺、陈设欣赏性工艺品等,此不赘述。

工艺美术名称作为中国艺术设计学科符号,特别是1949年后政府将其作为艺术设计学科的标准名称,对中国艺术设计学科发展起到了名称规范和引导作用。20世纪早期,虽然工艺美术名称尚未取得学科正名地位,但当时学界使用的美术工艺、图案、实用艺术和实用美术(图2-17)等名称,与工艺美术异形同质。如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在举办的全国美术展览会中,把工艺美术部与书画、雕塑、建筑等部并列在一起,说明了工艺美术作为一个学科概念已获得了官方认可。特别是这个时期有不少学者认为:“所谓工艺美术者,实在是工艺美术家们,把艺术的手段,加在可以实用的物具上,便成为一种又适用又完美的物具,即所谓工艺美术品是已。所以,谓之为按照物品而计划美观之图案可,谓之为对物品加以装饰的装饰艺术亦可,但以工艺美术命名为较合适”,“在我国各种艺术学校,照例都设有图案系或图案科:这里所谓图案,就是我们预备说明的工艺美术”[70];“凡是适用于工业的一切图案,都属于工艺美术”,“工艺美术,是工业发展的命脉,同时也是工艺品的存在生命”[71]。这说明标示艺术设计学科名称的工艺美术逐渐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当然,这个时期工艺美术所标示的现代艺术设计与今天所谓现代艺术设计思想有较大的差异:“当时的所谓设计,还主要是进行一些产品外观的美化而已,是工艺加美术或是工业加美术,人们所着意的主要是器物外在的装饰,继承着相当多的传统装饰内容,而且当时的生产能力所能做到的也仅仅是这些。”[72]所以,当时的工艺美术无论是在专业研究方面,还是在中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学科设置方面,基本上属于这一层次。但这并不妨碍学者和中高等院校以工艺美术为名展开学术研究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因此,早在20世纪早期,“一门具有工业设计意义的专门事业被命名为‘工艺美术’而在中国大地上诞生了”[73]。1949年到1998年,政府将工艺美术作为中国设计学科的标准名称使用,目的是规范设计学科名称,大力发展中国的现代设计,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尽管这个时期以工艺美术命名的艺术设计学科隶属于文学门类(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工艺美术列为艺术学一级学科门类下的二级学科),但毕竟以工艺美术命名的现代艺术设计学科建立起来了。学界和业界由此展开了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传统与现代手工艺等专业研究和教育教学,为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是莫里斯艺术与手工艺思想对中国艺术设计发展之影响的显著表现之一。

图2-17 绢伞招贴画

赵子祥设计(约19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