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西部文化的源头

序 言 西部文化的源头

作家陈玉福十年磨一剑,创作出了《西凉马超》,其原因首先是对中国镍都丝路花城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其次,写西凉马超,必须从金昌开始,因为金昌是马超的出生地。再次,马超又是古罗马人的后裔。作者由此得出了一个大胆的推论:西部文化的源头在金昌,中国文化的源头又在西部。

过去镍都金昌的含义更偏向于偏远、荒凉,没有文化。而现在,镍都金昌乃至西部的含义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镍都金昌乃至西部象征着希望,象征着崛起,更象征着机会。而西部除了黄土、高原、雪山、戈壁、沙漠、绿洲外,还有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比如《西凉马超》中的马超,就是镍都金昌土生土长的一位真正的英雄。

在中国西部开发开放的历史上,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文化的、民族的、宗教的、社会的交流、碰撞、冲突、融合,在这里体现得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就拿《西凉马超》来说吧,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历史变迁、民族融合、社会冲突、爱恨情仇等线索;二是突出了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中心思想;三是如果把这个故事写活了,镍都金昌乃至西部那辽远、神奇、雄浑、苍凉的背景就会全方位地展现出来。

不仅如此,马超因为是罗马人后裔的原因,鬈发碧眼、体魄高大,身穿狮王甲、手握银枪、身怀绝技、马上翻飞、呼啸来去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马超阳刚、坚毅、果敢、正直、正义的英雄豪杰性格也别具一格。

由此作者想,如果把这些《三国演义》里没有的不同时期的西部英雄史诗,还有匡扶正义、为民除害、敢作敢当、敢恨敢爱的精神和镍都金昌乃至西部苍劲的山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就可以构成一种独特的西部文化景观。

由此可见,镍都金昌及其中国西部文化所表现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千百年来,“中国西部”先是中国的战略前沿,后是中国的战略腹地;中国西部发展的繁荣期比衰落期更长;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从中国西部开始;中国西部经历过更早期、更广泛、更深刻的民族融合和多种文明的交流。同时,中国西部也比其他地区经历过更多的苦难,包括战争、饥饿和贫困等等。所有这些,让西部变得厚重,变得内敛,变得低调,变得淡定。这一切,在长篇小说《西凉马超》中,都做了尽可能的描述和展现。

由于历史内涵丰富,《西凉马超》中彰显的金昌乃至西部文化是多元的。所以,它是一种包容开放的文化;由于马超历尽了艰辛的少年和青年时代的苦难,它展现的金昌乃至西部文化又是一种刚毅硬派的文化;由于金昌及其西部地理、生态、环境独特的辽远洪荒,其金昌乃至西部文化又是一种色彩苍茫的文化;由于西部在一轮轮的争斗中,不断地发展和崛起,故西部文化又是一种充满希望的复兴文化。所有这些,都让金昌乃至西部变得坚强,变得沉稳,变得乐观,变得成熟。这就是历史造就的金昌乃至中国西部。把这些内容串联起来,用文学和影视剧的手法表达出来,作者认为这就是“中国西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