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建军大业》研讨会上的评论
■焦炳坤
参加今天这个研讨会我很激动!
最近我们省的四部电视剧相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尤其是根据《建军大业》改编的电视剧《热血军旗》还登上了央视一套黄金档,这简直是不得了的成功。陈玉福同志的影视剧作品早就登上过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那是2015 年5 月的事情,40 集电视剧《女人的抗战》。去年的中国电视金鹰奖评奖时,我还给相关同志说过,我们甘肃应该把陈玉福这个作品报一报。另外三部电视剧一个是《西北剿匪记》,第二个是《苦乐村官》,第三个《决战1936》,都要陆续登陆央视八套。今年我们甘肃,不止在电影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电视剧上也是一个丰收年。
《热血军旗》我是收到参加会议的通知后才看的。见开会的时间很快就到了,我还没有看长篇小说《建军大业》和电视剧,就赶紧给玉福打电话。他不在兰州,他说您在网上找。可是我还不会上网,最后就在我们院里,这家六集那家五集,就这么总算是把这个剧看完了。看完之后的感觉就三个字:太棒了!应该是近30 年来,我省最好的电视剧。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他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这个选题和立意特别好。习主席最近有一个讲话,讲话当中提到了: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想灭亡这个国家,首先把历史给他篡改了。大家都知道,苏联那么强大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怎么瞬间就完了呢?就是先从改变歪曲自己的历史开始:先把斯大林的墓掘了,接着把列宁的铜像推倒了,否定你的苏维埃,否定你的布尔什维克,使基层的党组织没有了信仰。一句话,整个苏联的党组织在一夜之间瘫痪了。你想,基层的党组织都瘫痪了,这一个国家还能存在吗?所以我觉得,陈玉福同志这个戏的最主要的意义,不在于是迎接十九大和纪念建军90 周年,而是他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我们必须记住历史,这一点是我们在座每一个同志都应该牢记的!我觉得这个戏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就在于此。
第二个方面,是叙事的多元化。从长篇少说到电视剧,这是一个跨行业的改编呐!长篇小说是用文字来表述,电视剧是用画面来叙述。如果你把文字不能变成画面,或是变成画面但很蹩脚,那么你的电视剧是没有人看的。在这个里头,他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台词少。大部分是用画面来表现来叙述故事的。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叶挺进攻武汉的时候,伤亡非常大,这个时候他的二营营长曹玺为了解救一批批倒下的战士们,带着十几个人爬到壕沟里去,切断了一根绳索把吊桥放了下来,让部队顺利通过吊桥冲到城里去。但是,曹玺却牺牲了……看到这里,我可以说是老泪纵横啊!叶挺回到驻地以后,拿着曹玺的遗书悲愤欲绝。这里面,没有一句台词,而是用无声的画面来讲述了故事,反过来塑造了人物。这个地方呢,玉福同志处理得太高明了。这里呢,他用了常见的线性叙事方法,这是我们国家比较传统的一种电影电视剧的叙述方法。但又不仅仅采用单一的处理方式。不仅如此,中间穿插了很多如倒叙、插叙、闪回、现实与历史的交织、摄影机的推拉摇闪等等表现方法,一下子就让整部戏活起来了,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第三,这个题材很大。大到大家都不敢碰,不敢写。可是,玉福同志写了,这个太厉害了!刚才省委宣传部的张部长讲了,他说这个作品是我省高原上的高峰。我同意张部长这个意见。还有一个大,是写的战役、故事多,这个也很大。作品从1921 年写到了1928 年,从南昌起义到长沙起义,从广州起义到三湾改编、三河坝阻击,再到潮汕失利,到井冈山会师,这么庞大的一个题材,人物又这么多,那怎么表现呢?我认为玉福同志处理得很聪明,那就是大题材小切口。用讲小故事的办法切入,这也是观众非常愿意看,并乐意看下去的。中间还运用了跳跃性的叙述,这是好莱坞比较常用的一种,省了很多笔墨,很精练,只用几个画面就能将故事和人物交代清楚。并且,加入旁白辅助叙述省了很多镜头。最为值得称道的一点是,这么大的题材具有张力,还具有应力,说通俗一点就是没有破绽,这么大的一部电视剧没有破绽、没有穿帮的地方,这是很难得的,是太不容易做到的。
第四个方面,人物有突破。电影和电视剧都是一个通过画面展示的过程,但这种展示不是罗列堆砌,而是人物在交织中人性的碰撞和挣扎。比如,通过小细节能够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举个例子,毛泽东和陈独秀吵架以后回到住地,他在院子里来回走,其实他这个走就是在展现内心的挣扎。还有一个突破,就是人物的多侧面。玉福同志描写人物突破过去脸谱化,敢于大胆刻画如张国焘等存在争议的人物。描写领袖人物,也是将领袖取其神性,反而很接地气,领袖人物之所以让人喜欢,就是因为贴近了老百姓。要知道,这些是过去别人都不敢写的!这正说明了玉福同志是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有情怀的优秀作家。
第五个方面,技巧上也有突破。之所以打开电视机就不愿意放下,就想一口气看下去,引人入胜地看下去,是因为不论从小说的细致描写,还是改编剧本的匠心独具,到电视剧拍摄,都用了许多专业领域的专业处理方法。故事的连接,情节的连接,情感的连接,这些接点都非常好。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
通过以五个方面,我要说的是,整部戏非常棒!非常好!不仅如此,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启示一,我们甘肃的作家不比沿海地区的作家差,我们也能参与国家项目,而且能够写得很好!启示二,我们甘肃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除了我们能够积极地创作国家项目外,我们还有敦煌,敦煌的选题同样是国家项目。我们的《建军大业》《热血军旗》登上高峰了,我们能不能继续登上下一个高峰,我们还需要努力,不懈的努力!
最后,我期待玉福同志在登上高峰后,还不能骄傲,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同时,我也有一份希望送给玉福同志:你的戏让我感动了!让大家感动了!这个真的了不起!我希望你能够让我们的读者、观众永远感动下去!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