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 坚守使命担当——在长篇小说《建军大业》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讲好中国故事 坚守使命担当——在长篇小说《建军大业》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李燕青

尊敬的瑞民部长,尊敬的各位来宾、专家、学者、各位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我们今天在这里召开长篇小说《建军大业》研讨会。这是在全省上下喜迎党的十九大,深入学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文艺座谈会系列讲话和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大背景下举办的一次文学的重要活动。

省作协副主席陈玉福同志创作的长篇小说《建军大业》及由其改编的30 集电视连续剧《热血军旗》在中央一台黄金档热播,是我省文艺创作近年来的一项重要收获,标志着我省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又一次强势突破,再一次验证了甘肃丰饶的文化资源和艺术养分,以及良好的文学创作生态,说明了我省在宣传思想领域、在建设文化强省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的进程中稳步推进,成效卓著。

《建军大业》叙事宏大、群像丰满、史诗品质、震撼人心,是一部有思想、有内涵,礼赞理想和信仰,配合了国家重大宣传活动的艺术作品,在党史界、军史界和影视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来自中宣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领域的党史、军史、影视评论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多个国家级媒体报刊也对陈玉福同志进行了专访。《建军大业》再一次高扬起了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两面旗帜,对铭记党史、展望未来,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弘扬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传统,鼓舞和引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发挥了文学应有的价值,体现了作家不忘历史,牢记爱国主义传统,树立和赞扬英雄主义形象的使命担当。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当前我省文学艺术创作领域,虽然健康活跃,作品数量不菲,但仍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缺少有影响力的名作名家,有高原缺高峰,部分作品还存在价值扭曲,浮躁粗俗,娱乐至上,唯市场化的问题,我们深感价值引领责任重大,肩上任务艰巨。因此我们必须强调文艺批评的“在场”和“在位”,文艺批评是一面镜子,一剂良药,也是一把尺子,一座路标,广大文艺评论家要努力推介优秀作品,要对不良现象鞭挞批评,要辨善恶、鉴美丑、促繁荣。要坚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实事求是的批评风气,文艺批评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理论来裁剪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等同于普通商品。我们要把握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实事求是,表明立场,讲道理,说真话,营造良好的文艺批评氛围。

我们精心筹备此次研讨会,一方面是为了肯定成绩,激励创作,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和规范我省文学领域的学术引导,希望通过举办高水准、高规格、高要求的学术研讨,为甘肃文学乃至文艺事业把脉寻诊,查找问题,提升作家和文学创作整体实力,在冲刺国家级奖项和提升国内的影响力上显著提升。

同志们,朋友们,秋意正浓,大地丰收,让我们携手并肩,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步入小康决胜关键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创作出更多具有陇原特色,彰显中国精神的文学作品,为国家建设增砖添瓦,为人民看护好精神家园,扛好精神大旗。

时值双节,祝大家身体健康,阖家欢乐,创作丰收!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