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拆解
【实验一】观察昆虫的发育过程及常见益虫和害虫
实验方法:
1.观察家蚕生活史标本,并思考以下问题。
蚕的幼虫身体是什么颜色?以什么为食?是否有触角、翅等结构?有几对足?
蚕结茧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蚕的成虫像蝴蝶还是飞蛾?它是否有触角、翅、足等结构?
2.观察蝗虫生活史标本,并思考以下问题
蝗虫的卵和幼虫形态上有什么区别?
蝗虫的幼虫和成虫在体型上有哪些区别?
蝗虫的足、翅、触角分别有几对?长在蝗虫身体的哪个部位?
3.观察菜粉蝶的生活史标本,与蝗虫和家蚕作比较,菜粉蝶属于哪种发育类型?
4.观察昆虫标本,识别常见益虫和害虫,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它们对人类有益和有害的方面。
益虫:蜜蜂、斑蝥、七星瓢虫、地鳖虫、蜻蜓、螳螂。
害虫:苍蝇、金龟子、蝽象、蟋蟀、蝗虫、蜚蠊。
观察结果:
1.家蚕的发育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个阶段,这种发育类型被称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蝗虫的发育经历了卵、若虫和成虫3个阶段,若虫与成虫的主要区别是若虫 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发育类型被称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观察,发现菜粉蝶的发育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观察中我认识的常见益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害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思考
是不是所有的昆虫都会蜕皮?昆虫蜕皮的原因是什么?
【实验二】制作蝴蝶贴翅标本
实验方法:
1.从三角纸袋中拿出蝴蝶,用镊子小心地从胸部取下前翅和后翅,从头部取下触角备用。
2.用黑色笔在白卡纸上画一个与蝴蝶身体大小一样的头、胸、腹部轮廓,剪下后涂色,作假身体备用。
3.取透明不干胶膜,将胶膜固定在平整的桌面上。拉掉胶膜护纸,露出透明胶膜。
4.用镊子将假体反面向上,贴在胶膜中央偏下的位置。
5.用镊子将一对前翅(反面向上)基部连接在假体中胸部,使前翅后缘和假体成90°(使左右前翅后缘连成一线)。
6.用镊子将一对后翅(反向向上)基部连接在假体中胸部,使后翅前缘覆盖在前翅后缘上,并使前后翅在外缘交成一定角度。
7.将一对触角小心地连接到假身体头部前端中央位置,呈左右对称的“V”形排列。
8.用塑料片对准胶膜小心盖上,用手从中央向周围轻压移动,排尽空气,直至胶膜完全黏合。用剪刀沿蝴蝶外围(距离蝴蝶外缘0.5厘米左右)修去多余部分。
观察结果:
1.在制作蝴蝶标本时,前翅后缘和身体的中轴__________(垂直/平行)。
2.在标本制作中发现,蝴蝶的前翅和后翅都长在蝴蝶的__________(头部/胸部/腹部)。
实验思考
如在制作中先贴后翅,再贴前翅,是否可以?为什么?
【实验三】饲养蝌蚪
实验方法:
1.到池塘边寻找青蛙的卵群,用长柄勺捞取卵群,并和适量的水草、池塘水一起放入塑料桶中。
2.将蛙卵带回实验室,倒入透明的宽口容器中进行孵化,数天后观察孵化情况,并用放大镜观察蝌蚪的外形(口吸盘、外鳃、侧线、体色等)。
3.孵化出来的蝌蚪在2~3天后开始喂食,早晚各一次,并观察蝌蚪的变态发育过程。
4.当蝌蚪出现前肢时,在水中投放一块小木块,供幼蛙栖息。
5.在观察过程中用自然笔记的形式记录,并和同学交流。
6.等幼蛙发育完全后,放归大自然。
观察结果:
1.青蛙的卵产在水里,外面包着有保护作用的__________。
2.刚孵化出的小蝌蚪,头部两侧有__________。
3.在蝌蚪变为青蛙的过程中,先长出__________(前肢/后肢),再长出__________(前肢/后肢)。
4.蝌蚪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___,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青蛙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___,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
实验思考
蝌蚪和鱼有哪些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