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拆解

任务拆解

【实验一】消失的铃音

实验方法:

1.用棉线把小铃铛系在回形针上,弯曲回形针的一头插入橡皮塞。

2.向圆底烧瓶内加入适量清水,将小铃铛放入烧瓶内,盖好胶塞。

3.轻轻摇动时,注意听声音。

4.再用酒精灯加热圆底烧瓶,轻轻打开塞子,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再将塞子盖紧。冷却后再次摇晃小铃铛,听声音。

5.将胶塞轻轻打开,摇晃铃铛,听声音,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传播声音,真空则不可以。

小贴士

铃铛的声音主要靠空气传播,加热前瓶内有大量空气,摇晃铃铛时便能听到铃音;当烧瓶加热,瓶内的空气随水蒸气一起跑掉,再次盖紧塞子后,水蒸气在瓶内冷却,此时瓶内空气稀薄,当再次摇晃铃铛,声音传出的效果大大减弱;当再次打开塞子,空气进入,铃铛的声音便又可以很好地传到外面了。

【实验二】模拟小电话

实验方法:

共鸣箱小电话制作示意图

1.打开共鸣箱,将棉线从共鸣箱的一端穿入,在共鸣箱的内侧系一个小结,盖好。

2.另一个共鸣箱重复上面操作。

3.在安静的环境下,两人保持相对远的距离,各持一个共鸣箱,将棉线拉直,一个人对着共鸣箱讲话,另一个人将共鸣箱扣在耳朵上听,感觉效果如何?

小贴士

对着共鸣箱讲话时,共鸣箱的内部就会振动起来,棉线会把这个振动传到另一个共鸣箱内部,使得共鸣箱内部的空气也振动起来,传到人耳,便听到声音。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传播声音。

【实验三】听听闹钟声

实验方法:

1.给小闹钟上弦,让小闹钟嗒嗒响着。

2.用牙齿咬住尺子的一端,另一端放在小闹钟上,堵住耳朵,你会听见声音吗?

小贴士

通过塑料尺也可以听到闹钟“嘀嗒”的声音。

实验结论:

固体是可以传声的,使用塑料尺听到的闹钟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颅骨传播进入耳朵,最后振动鼓膜产生听觉。

【实验四】人耳鼓膜振动模拟实验

实验方法:

1.观察人耳鼓膜振动模拟装置,对照人耳结构,说明装置的各部分分别对应人耳的哪些部分。

人耳鼓膜振动模拟实验示意图

2.对着人耳模拟装置发声,观察装置透明罩中泡沫小球的变化。

3.选取远近不同的位置,用不同的力度敲击小鼓,观察装置透明罩中泡沫小球的变化。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五】气球扩音器

实验步骤:

1.把气球吹大,扎紧开口。

2.用手指轻轻敲气球,注意气球发出的声音。

3.把气球放在耳朵旁边,用手敲击气球上较远部位,对比两次发出的声音。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气球内部的空气压力_________(大/小),分子间距比气球外部的_________(大/ 小)很多。因此,内部空气具有更好的传播能力,所以第二次发出的声音更响。

【实验六】自制听诊器

实验方法:

1.在塑料软管的两端各插入一个漏斗,并用胶带固定好。

2.将小闹钟放在离你2米远的地方,用其中一个漏斗罩在闹钟的上面。

3.将另一个漏斗靠在你的耳朵上,你能听到什么?

4.拿掉漏斗,记录现象。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