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在周代就知道利用光的反射现象来取火。那时把这种取火用的凹面镜叫做“阳燧” 。《庄子》里面记载:“阳隧见日,燃而为火。”在西汉的《淮南子》里进一步指出,用凹面镜对日取火,使用艾草之类的引火物,但引火物放的位置既不能离镜太远,也不能太近。实际上就是,艾草必须置于凹面镜的焦点上。到东汉时期,除了专用的阳隧外,凡是呈凹球面状的反射面,只要摩擦得足够光亮,都可以对日聚焦取火。当时有人就用金属杯子的底部,对日聚焦取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