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顾增辉,等.古莲子发芽与活动[J].种子世界,1988(10):19-20.

[2] 何季军.在“动手做”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物理素养——“设计简单电路”一课观后感[J].物理教学探讨,2019,(5):5-7,18.

[3] 黄旻.探索声学教学的新思路——声学教学实践课[J].大众文艺,2014,(2):222.

[4] 金仲辉.不倒翁的物理原理[J].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2014,(1):61.

[5] 李伟民.保温瓶中灌水声音会变吗?[J].物理教学探讨,2004,(14):7.

[6] 李慧,等.美国STEM教育的探析及启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9):144-152.

[7] 李建.《家庭电路》创新教学设计[J].物理教学探讨,2018,(4):28-32.

[8] 梁建.初中电学教学问题的案例研究[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12):63-67.

[9] 林军,等.“简单电路”中的开路与短路的识别与诊断[J].物理教学,2019,(3):33-36.

[10] 刘力.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三例[J].生物学教学,2003,(10):41.

[11] 刘兰瑶.橡皮筋动力赛车[J].少儿科技,2012,(10):45.

[12] 刘剑锋.简易趣味电动机的制作与原理[J],物理教师,2019,(5):52-54.

[13] 刘剑锋,等.对两个有关“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实验的探究[J].物理教师,2018, (5):39-40.

[14] 刘福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J].物理教学探讨,2015, (10):77-80.

[15] 林平.伯努利悬浮球的实验探究[J].物理实验,2013,(7):25-27.

[16] 木棉,等. 转动的心形圈[J].科学画报(校园版),2018,(8):46-47.

[17] 木棉,等.镜中万花世界[J].科学画报(校园版),2019,(3):44-45.

[18] 木棉,等.吹不走的小球[J].科学画报(校园版),2019,(3):46-47.

[19] 秦佩娟.用一次性塑料杯巧做“土电话”[J].小学教学研究,1999,(9):34.

[20] 苏虞阦等.自己制作“琥珀”[J].科学画报(校园版),2017,(12):46-47.

[21] 苏虞阦,等.令人惊讶的生物电[J].科学画报(校园版),2018,(5):46-47.

[22] 孙跃春,等.影响野生植物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研究[J].种子,2011,(9):61-65.

[23] 宋艳芝.制作悬浮小球及体会[J].物理通报,2006,(1):60-61.

[24] 魏明丽,等.浅谈无土栽培技术[J].种子世界,2011,(12):20-21.

[25] 吴家宽.希罗喷泉的制作和讨论[J].物理实验,2001,(8):31.

[26] 吴彦君.在校外环境教育教学中运用STEM教育模式的案例初探[J].艺术科技,2018,(5):234,288.

[27] 尉言勋,等.STEM课程教学案例分析:音乐卡片[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21):37-39.

[28] 王福星.小吊车中的物理问题[J].数理天地(初中版),2013,(12):43-44.

[29] 王培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J].物理教学探讨,2011,(7):67-70.

[30] 王斌.电解食盐水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科技,2008,(10):105-108.

[31] 杨宇红.如何理解和研究反冲运动[J].中学物理教学,2015,(1): 41-42,46.

[32] 余胜泉,等.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5,(4):13-22.

[33] 张小妹,等.如何提升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自主性——中学科学《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例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7,(4):88-92.

[34] 张秀娟.“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核心解读[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7,(5):9-10.

[35] 张玉明,等.解读达尔文的植物向光性实验[J].生物学教学,2014,39(6):70-71.

[36] 张种霞.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小实验[J].物理之友,2014,(12):38-39.

[37] 赵中建,等.STEM视野中的课程改革[J].人民教育,2014,(2):64-67.

[38] 郑国军.初中滑轮组知识要点与学生误点分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2,(3):64-66.

[39] 郑思齐,等.初中生对简单电路的错误前概念及其纠正的研究[J].物理通报,2019,(4):50-54.

[40] 周建中.“种子萌发”的校外探究活动指导设计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7):539,548.

[41] 周建中. 以生活为媒探科学之实——基于生活科普理念的青少年科学教育[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5,(1):61-63,96.

[42] 周建中.基于“解剖鸡蛋实验”的探究式教学设计及反思[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9,(4):286-286.

[43] 周建中.基于生活科普理念的对话式科学教育探索[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7,(2):107-111.

[44] 周建中.基于5E模式的STEM教育项目——生态瓶稳定性探究的案例设计[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8,(1):21-25.

[45] 周建中,等.模拟制作生物化石的活动设计[J].生物学教学,2013,(12):59-61.

[46] 周迎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进行实战技能有效训练——面向STEM的教学案例“动态背景的制作技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3):98-100.

[47] 朱明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微课案例及反思[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7):125-126,150.

[48] 陈如平,等.美国STEM课例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6.

[49] 陈志兵,等.走进身边的昆虫世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5-20.

[50] 黄永煌.生物活动课设计精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48-149.

[5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初中物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87-89.

[52] 魏红霞.游戏中的科学 [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7:34-35,148-149.

[53] 邢禹贤.新编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55-57.

[54] 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30.

[55] 周建中.简简单单做实验——带着孩子探索生活中的科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6-9,113-117.

[56] 周建中.带着孩子学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3:22-24,72-74.

[57] 张德永,等.中学生物学实验大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64-65.

[58] 张春丽.揭开电与磁的秘密[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0:29-39.

[59] 张悦颖,等.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4+1”课程实践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3-7.

[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62-63.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52-53.

[62] 臧文彧.趣味物理创新实验 [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47-48.

[63] (美)小法瑟尔(Feather,J.R.M.),等.地球科学 地球的构成[M].施忆,等,译.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37-148.

[64] (美)卡普罗拉,等.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一种整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学习方式[M].王雪华,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6:13-24.

[65] (美)阿尔帕斯兰·沙欣.基于实践的STEM教学模式[M].侯奕杰,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6:33-40.

[66] (英)尼尔·阿德利.DK科学小实验:声音·重力·数字·天气[M].周茵,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7:26-27.

[67] (英)尼尔·阿德利.DK科学小实验:电·磁体·能量·机械[M].周茵,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7:6-11.

[68] (英)尼尔·阿德利.DK科学小实验:空气·色彩·光·水[M].周茵,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7:24-27.

[69] (法)菲利普·奈斯曼,等.关于物质的36个实验——超级为什么[M].陈曦琳,译,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38-41.

[70] (德)赫尔曼克里克勒尔.德国孩子最着迷的科学小实验(提高版) [M].段云,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