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风散(二)
【方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八治诸风方·诸风第二》:“八风散治八风十二痹。退半身不遂,历节疼痛,肌肉枯燥,皮肤瞤动,或筋缓急痛不在一处。卒起目眩,失心恍惚,妄言倒错,面上疱起或黄汗出,更相染渍,或燥或湿,颜色乍赤乍白,或青或黑,角弓反张,乍寒乍热。”
【组成】麻黄、白术各1斤,天花粉、甘草、栾荆、天雄、白芷、防风、芍药、石膏、天冬各10两,羌活2斤,山茱萸、食茱萸、闹羊花各5升,茵芋14两,黄芩1斤5两,附子30枚,大黄半斤,细辛、干姜、肉桂各5两,雄黄、朱砂、丹参各6两。
【用法】上药治下筛。先食酒服方寸匕,每日1次;30日后,1日2次。50日知,百日愈,1年平复。长服不已,佳。
【主治】八风十二痹,退半身不遂,历节疼痛,肌肉枯燥,皮肤瞤动,或筋缓急痛,不在一处,卒起目眩,失心恍惚,妄言倒错,面上疱起,或黄汗出,更相染渍,或燥或湿,颜色乍赤乍白,或青或黑,角弓反张,乍寒乍热。
【方论精粹】
张璐《千金方衍义》:“八风散主八风十二痹。方中诸药与胆腑门中芫花散、耆婆万病丸相类,其方下虽有半身不遂之证,殊非中风六经形证之比。详其立方,专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开发阴邪于外;大黄附子汤分泄阴邪于里;而兼栾荆、茵芋、踯躅、雄黄皆瞑眩之药,非大风恶疾,讵可轻试?必其人主气素强,病气方充,始为合宜。”
麻 黄
药材档案
【别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
【来源】本品为麻黄科草本状小灌木草麻、木贼麻黄和中麻黄的草质茎。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
【用量用法】内服:3~10克,煎服。发汗解表常用生麻黄,止咳平喘多用炙麻黄。
【使用注意】本品发散力强,多汗、虚喘病人当慎用;能升高血压、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故高血压、失眠患者也需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