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备急汤
【方歌】
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
猝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
【方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司空裴秀为散用治心腹卒暴百病方。”
【释名】饮食不调,食停肠胃,以致上焦不行,下脘不通,为卒起暴急寒实之病,非速投本方,不能获效,方名“备急”,即是此意。
【组成】大黄、干姜、巴豆(去皮心,熬,外研如脂)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为散,成人每服0.6~1.5克,小儿酌减,用米汤或温开水送下;若口噤不开者,可用鼻饲法给药。
【功用】攻逐寒积。
【主治】寒实腹痛。卒然心腹胀痛,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大便不通。
【方义方解】本证由于食寒饮冷,阻滞中焦,以致气机痞塞,升降失常,故用巴豆峻下寒结,以通其闭,干姜温中散寒,以顾脾阳。若食成积,非用大黄之荡涤,否则不能消其食,故用大黄,攻积导滞,以推陈致新,并能监制巴豆辛热之毒。
【运用】
1.辨证要点 方专为寒实冷积,暴急之证而设。以猝然心腹胀痛,大便不通,苔白,脉沉实为证治要点。孕妇、年老体弱,以及暑热时疫所致的心腹疼痛,均当忌用。
2.现代运用 可用于食物中毒、急性单纯性肠梗阻属寒实内结者。
3.注意事项 本方重点在于攻除冷积,服后或吐或泻,务使邪去正安,所以方后云:“当腹中鸣,吐下便瘥。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
【方论精粹】
1.吴昆《医方考》:“饮食自倍,冷热不调,腹中急痛欲死者,急以此方主之。脾胃以饮食而养,亦以饮食而伤,故饮食自倍,填塞至阴,上焦不行,下脘不通,则令人腹痛欲死。经曰: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是也。以平药与之,性缓无益于治,故用大黄、巴豆夺门之将军以主之;佐以辛利之干姜,则其性益速而效益捷矣”。
2.《古方八法举隅》:“本方取干姜以益其温,大黄以益其泻,巴豆即已暴悍,干姜、大黄愈助长其势焰,便可靡阴不消,靡坚不破。”
3.汪昂《医方集解》:“此手足阳明药也。大黄苦寒以下热结,巴豆霜辛热以下寒结,加干姜辛散以宣通之。三药峻厉,非急莫施,故曰备急。”
【备注】方名之意,是因虽三药制为丸剂,但力猛效捷,可备寒实急证之用,故名三物备急丸。正如汪昂所说:“三药峻厉,非急莫施,故曰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