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肝汤

补肝汤

【方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肝脏方·肝虚实第二》:“补肝汤方治肝气不足,两胁下满,筋急不得大息,四肢厥冷,发抢心腹痛,目不明了,及妇人心痛,乳痈,膝热,消渴,爪甲枯,口面青者。”

【组成】甘草、肉桂、山茱萸各1两,细辛、桃仁、柏子仁、茯苓、防风各2两,大枣24枚。

【用法】上㕮咀。以水9升,煮取5升,去滓,分3次服。

【主治】肝气不足,两胁下满,筋急不得太息,四肢厥冷,抢心腹痛,目不明了,及妇人心痛,乳痈,膝热消渴,爪甲枯,口面青者。

【方论精粹】

张璐《千金方衍义》:“肝为风木之脏,动则生火,静则生风,动者实而静则虑也。山萸、肉桂专补肝虚下脱,防风、细辛、柏仁专散虚风内动,然非山萸不能敛固于下,非肉桂不能鼓运于中。故欲杜虚风,须培疆土,苓、甘、大枣意在培土。尤赖防风、肉桂之风力运动,则土膏发育,木泽敷荣。桃仁一味协济肉桂,流通血脉,调适妇人经候之要着也。”

山茱萸

药材档案

【别名】药枣、枣皮、萸肉、山萸肉、蜀酸枣、天木籽、山芋肉、实枣儿。

【来源】本品为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

【性味归经】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妇人崩漏,带下清冷,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用量用法】内服:6~12克,煎服。止汗固脱可大剂量应用,30~60克。

【使用注意】本品酸涩收敛,实邪、湿热证不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