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方歌】
桂枝去芍本消阴,痰饮挟邪迫肺金。
一个皂驱黏腻浊,桂枝运气是良箴。
【方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肺脏方·肺痈第七》:“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治肺痈吐涎沫不止。”
【组成】桂枝、生姜各3两,甘草2两,皂荚1挺,大枣12枚。
【用法】上5味㕮咀,以水7升,煮取3升,去滓,分3服。
【功用】温阳行气,消除顽痰。
【主治】肺痿吐涎沫不止。
【方义方解】桂枝去芍药汤温运阳气,桂枝、生姜解表而能通阳。大枣、甘草扶正以温阳,去芍药后,可起解表不留邪、温通无碍阳的作用。皂荚涤痰除壅以治其标。本方实为补中兼攻之剂,对于肺气虚寒当温补、痰涎壅遏又非涤不可者尤为适宜。
【运用】
1.辨证要点 临床以胸膈痞满,咳吐浊唾涎沫,咳喘不得平卧,舌淡苔白腻,脉数或缓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化裁 咽干而渴者,加人参;咳吐清涎者,加干姜。
3.现代运用 此方临床多用于虚寒肺痿而痰浊壅盛,或挟表虚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咳痰、吐有涎沫顽痰等疾病。
4.注意事项 虚热者忌用。
【方论精粹】
1.张璐《千金方衍义》:“桂枝汤和营卫药,《千金》去芍药之酸收;参入皂荚一味,即《金匮》皂荚丸,不用蜜丸,而入汤液,然不若用汤送丸,不使皂荚之味刺喉,尤为得宜。此唯肥盛多湿浊垢支塞肺胃者,方为合剂;若瘦人津液素槁,虽有痰血,亦难胜皂荚之荡涤也。”
2.尤怡《金匮要略心典》:“以上诸方,俱有辛甘温药,以肺既枯痿,非湿剂可滋者,必生气行气以致其津。盖津生于气,气至则津亦至也。又方下俱云:吐涎沫不止,则非无津液也。乃有津液而不能收摄分布也,故非辛甘温药不可。加皂荚者,兼有浊痰也。”
桂 枝
药材档案
【别名】柳桂、嫩桂枝、桂枝尖。
【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用量用法】内服:3~10克,水煎服。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温热病、阴虚火旺和血热妄行者忌服。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