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什么就得买什么——“无条件满足”养出“白眼狼”

3.要什么就得买什么——“无条件满足”养出“白眼狼”

妈妈育儿事

“走,我们去超市里买好吃的。”有一天放学后,小龙在回家路上结识了一个小男孩,两个人玩得很尽兴。玩着玩着,那个小男孩就吆喝小龙去前面的超市买东西。

“别去了,我们回家了!”小男孩的妈妈立即阻止道,但小男孩哪里肯听妈妈的,一下子就冲进了超市,选了盒薯片,而小龙也去选了一大块巧克力。

见他们都选好了零食,我便去付款。看小男孩妈妈气呼呼的样子,我就顺便一起付了。在他们两个一起吃东西时,小男孩的妈妈气呼呼地说道:“这孩子真是气死我了,每天放学后都要买点东西,不是买这个,就是买那个,都成习惯了。稍不注意,一天都要花50块钱,不给他买,他就哭,还不让人走,每次都弄得人很难堪。所以,每次放学接他回家时,我都想绕着超市走。”

听到这个妈妈的唠叨,我想起小龙刚上小学时的情况。小龙刚上小学的那段时间里,每天都会去小商店里买零食吃。第一个月考虑到他刚上小学,还没适应小学生活,不想引发他的情绪,我便尽力满足他。

待第二个月时,我就明确规定:“从今天开始,周一到周五买零食,你需要花自己存钱罐里的钱。周末就花爸爸妈妈的钱。”他有些不情愿地答应了。

让我意外的是,从那以后,他虽然很想吃零食,但就不愿花自己的钱买。我也曾开导他说:“钱放在那里又不会下崽,你干吗不用?”

他非常固执己见,坚持不花自己的钱,有时候很想吃,就哀求我买,我回答说:“妈妈要遵守规则,你有钱为什么不花呢?”

两个月后的一天晚上,他终于买了两根火腿肠,当他把火腿肠塞进我嘴里时,我问他:“你怎么舍得用自己的钱买零食了?”

“你中午给我读的那个故事,有很多钱却没有朋友好可怕!”

“所以,你就要学会花钱了,对吧?”我忍不住问道。

“嗯,我要学会买东西和朋友一起分享。”

我把小龙的经验与那位妈妈分享,并建议她给孩子制定一些规则,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花自己的钱。当他发现自己的钱越来越少时,他就会克服自己花钱的欲望。

“不行,我们家孩子从小被宠坏了,从小都是有求必应,他要什么,只要一哭,爷爷奶奶立刻给他买。”

听了她的讲述,我想起网上那个“儿子训斥送快递父亲”的视频,儿子要什么,父亲就得买什么,买安踏不行,还必须是李宁,没有iPhone7,就不认他这个爹,还叫爹跪下。

当一个孩子要什么就得买什么时,一定有人从小对他千依百顺,有求必应。正是对孩子有求必应的溺爱,造就了孩子要什么就得买什么的肆无忌惮。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那就是千依百顺。”因为当父母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欲望时,他的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

世界上有种爱亘古绵长,无私无求,那就是父母之爱。现实生活中,无数父母如绘本《爱心树》里的那棵大树,无私奉献,对孩子总是有求必应,无怨无悔地为子女倾尽毕生财力、精力,完全活成了孩子的“奴隶”。孩子喜欢什么,父母就给他买什么;孩子爱吃什么,父母给他吃什么;孩子爱穿什么,父母就给他穿什么。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好像给得越多,就表明父母越爱他。

可是,父母有求必应的溺爱往往造就贪得无厌的孩子,父母的付出仿佛就是对他们天生的亏欠,直接导致孩子消费日益攀高,最后的结局就是父母为他们倾其所有,他们不但不感恩,不奋发图强,还恨不得榨干父母的最后一滴血。

那么如何避免培养出贪得无厌的孩子呢?父母既要学会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又要学会延迟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还要温和而坚定地拒绝孩子的过分需求。做到这一点,关键要学会区分孩子的正常需求与过分需求。

(1)及时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

当孩子提出正常需求时,比如,带孩子逛街,到了吃饭的时间,孩子提出要吃饭,那么父母应该尽量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尽快找一家餐厅让孩子吃饭,而不是挑来挑去,让孩子等得急不可耐。

关于满足孩子正常需求又要视情况而定。5岁前的孩子,父母要及时满足他的正常需求,只有当一个孩子的正常需求被满足时,他才能慢慢懂得克制;5岁后的孩子,孩子的自制力迅速发展,孩子开始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所以,父母可以适当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比如,孩子想要一个玩具,我们可以选择在网上购买,让孩子学会等待。

(2)温和而坚定地拒绝孩子的过分需求

培养懂节制的孩子,父母就要学会对孩子的过分需求说“不”。比如,小龙的那个小伙伴每天都要去超市买零食吃,像这样的情况,父母可以明确说“不”,既可以给孩子准备一点吃的,先垫垫肚子,又可以让孩子早点回家,家人为他做餐点。如此一来,既避免孩子养成乱花钱的习惯,又让孩子克制自己想吃零食的欲望。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人心不足,蛇吞象”,培养懂节制的孩子,才能培养“知足常乐”的孩子。

亲子互动

“妈妈,我的玩具什么时候到啊?”有那么一段时间,小龙经常问这样的问题。

在小龙三岁前,我跟小龙出门前约定好,可以买一种家里没有的玩具。为了满足他渴望被满足的内心需求,我选择当场付款,再拿玩具回家。

三岁后,我慢慢地告诉小龙,如果你选择在网上买玩具的话,妈妈可以给你买两种。他答应了,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

在他四岁多时,有一次,快递员打电话说准备送他的玩具来,结果天快黑了都没送来。小龙等急了,就拿起我的电话给快递员叔叔打电话说:“叔叔,您好,您今天什么时候给我送玩具来啊!”

快递员一听孩子的话,立即送了过来,并且说:“孩子都等急了,我再忙也要把这单送完再回家!”

听到快递员的话,心里涌起一股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