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脏话——正在理解脏话的意义

3.说脏话 ——正在理解脏话的意义

妈妈育儿事

有一年五月的一个周末,我跟先生带小龙去运河广场玩。当时,天色渐晚,但仍然有很多父母带着孩子在放风筝。

我们仰着头看了看飘在高空中的风筝,又低头看了看运河平静的河面。先生突然说:“你看,有一只风筝掉到了河里。”

我一听,一边转着头四处寻找,一边嘟囔着:“哪里,哪里呢?”

先生还没开口,小龙却来了一句:“你傻×啊!那不就是吗?”他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指了指那根风筝线。

我回过头来,愣愣地看着他,好半天没反应过来,一向以暖男著称的“小伙子”却突然骂我“傻×”,简直给了我当头一棒。

这一棒打得我晕头转向,让我找不着北。不过,我按捺住内心的愤怒,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先生听到儿子这话,却在旁边直乐呵,大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感觉。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径直走到小龙面前,蹲下身来,盯着他的眼睛问道:“宝贝,你知道‘傻×’是什么意思吗?”

他摇了摇头回答:“不知道!”

“‘傻×’就是很笨的意思,是一种骂人的行为,你骂妈妈‘傻×’,妈妈心里很难过。骂别人,别人也会难过。下次不能说这样的话了,好吗?”我一口气说了出来。

“好!”小龙答应后,就蹦蹦跳跳地跑开了。

当他离开以后,我开始跟先生秋后算账:“你儿子那么骂我,你心里很高兴吧?”

“没有啊!我哪有高兴?”先生满脸笑容地否定着。

“我不管你有没有,从今天开始,我不想再从你嘴里听到‘傻×’这两个字。”

“这又关我什么事?”

“关你什么事?我们家谁动不动地‘傻×’脱口而出啊?你这一言语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儿子。他现在正处于对脏话感兴趣的时期,你再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他全都学去了。”说完,便气呼呼地朝儿子走去。

这件事便到此结束。没想到,又过了一段时间,儿子竟然将“傻×”这两个字编成了儿歌。“哦,哦,为什么,什么,什么大傻×;哦,哦,为什么,什么,什么大傻×……”听到小龙唱这儿歌,我立即录了下来,并发给先生。

发完以后,我开始回想小龙最近这段时间的表现。比如,每天晚上,他跟我分享学校的新鲜事时,他总会说:某某小朋友说,要把屎拉在教室里;某某小朋友又说,他要站在桌子上尿尿。我当时并没有在意,觉得那很可能是他自己编的。现在想一想,原来他正在跟小朋友私下里交流这些不被大人说出口的问题。

除此以外,我们每次读绘本《爸爸带我看宇宙》,在读到爸爸踩到“臭狗屎”时,他都会格外兴奋,大笑着说:“哈哈,臭狗屎!”偶尔也会说爸爸“臭狗屎”。

我很清楚他对“屎、尿、屁”感兴趣,便常跟他一起读《呀!屁股》《呀,拉出了香蕉船》以及《爸爸带我看宇宙》。然而,我没想到的是,当他对“屎、尿、屁”感兴趣时,他也对脏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过,很庆幸的是,先生听了小龙这首儿歌以后,略有感触地说:“没想到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看来我以后得注意了!”

妈妈烦恼一扫光

听到他这句话,我很庆幸自己当时管理了自己的情绪,没有指责儿子。其实,小龙并不理解“傻×”这个词的含义。对他来说,“傻×”是一个新鲜词汇,长期从爸爸嘴里听到这个词,就照原样学着说。当这个场景特别符合那个词时,他就会脱口而出。

其实,对我们成人来说,脏话是我们成人在交际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雅、不文明的词语或句子,是不讲文明、没素质的表现。但对孩子来说,这并没有“脏”或者“不雅”的感觉,更多的是觉得好玩、好听、有意思,也不会意识到这句话会伤害别人。所以,他们就乐此不疲地去说。大人越是禁止,他们说得越起劲。

如果孩子说脏话说成了习惯,成了口头禅,那么就会成为别人口中“没教养”的孩子。

所以,面对孩子说脏话这一行为,父母的正确引导显得尤为重要。那么面对孩子说脏话,父母具体应该怎么引导呢?

(1)从心理发展来讲,父母需要做的是冷处理

一般来说,当孩子2岁半以后,会出现诅咒语言敏感期。在这个时期里,他会对一些脏话或者比较刺耳诅咒的话语感兴趣,并且会乐此不疲地说。

所以,当孩子说一些脏话来刺激你时,你最需要做的事就是听到当没听到,不去理睬他。当他没有观众时,就没有了表演的兴趣,就会觉得没意思,慢慢就不会说了。

大人漠视孩子的行为,孩子反而容易淡忘。相反,如果妈妈勃然大怒,不允许他说或者用处罚他的方式去管教他,这可能一时管用,但更会激发他的好奇心,让他猛然发现了脏话的力量,就会说得越起劲。

回顾小龙的成长过程,其实,他在3岁左右就迎来了诅咒语言敏感期。那时,他说“臭奶奶”“臭妈妈”“破姐姐”时,我就联合家庭成员,不去在意他这一话语。

很快,他就度过了这一时期。一年多时间后,他再次对脏话感兴趣,其实也充分说明他正在跟小朋友私下里交流这些问题,“屎、尿、屁”可能都是从外面学来的。当然,“傻×”这个词就是从爸爸那里学来的。

(2)从环境发展来讲,父母需要做的是自我反省

当孩子某一句脏话刺伤了你的神经时,你不应该责备孩子,最应该做的事就是反省自我,想想这是不是自己经常说的口头禅,或者想想是不是爸爸经常说,或者其他家庭成员说过。

如果是父母经常说的话,那么父母要引以为戒。从此时开始,改掉自己那些不良习惯,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慢慢停止说脏话。

当然,当孩子说脏话时,我们还要告诉他这个词的含义,它表示的是不好的意思,会让别人伤心。当孩子理解了这个词的含义以后,他就会注意自己的语言。

很庆幸,当儿子骂我“傻×”以后,我没有大发脾气,而是借此机会与先生进行了一番沟通,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开始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让这一次经历促使他们共同成长。

亲子互动:喜欢说“屎尿屁”

“屎妈妈,屁妈妈。”一天,放学路上,小龙扬起头这样称呼我,坏坏地笑着。

我出于本能,猛地瞪大了眼睛,正想阻止他说这样的话时,突然感觉他是故意的。于是,我又硬生生地把阻止的话咽了回去,假装不吭声。

“尿妈妈,臭妈妈!”小龙继续挑衅我,我依然不吭声。他又连续说了好几次,最后自觉无趣,便自己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