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孩玩亲亲——模仿成人行为的结果
妈妈育儿事
有一天晚上,小龙悄悄地附在我耳边说道:“妈妈,告诉你一个秘密,婷婷今天亲我嘴巴了。”
“啊?”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嘴巴完全张成了一个“O”形,惊讶之余,脱口而出:“妈妈不是说,不能亲嘴巴的吗?爸爸妈妈都不亲你嘴巴!”
“妈妈,是婷婷亲我的,我又没有亲她。”小龙立即反驳道。
一见他的表情,我立即意识到自己有些小题大做了,于是,我抱着他说道:“小朋友之间可以亲亲脸蛋,但不能亲嘴。”
“妈妈,我知道了!”小龙说完,就跑去玩了。
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睡,一直在思考要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婷婷妈妈。在孩子婚姻敏感期的特殊时间里,他们迫不及待地用行为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纯粹而美好的。对父母来说,我们应该去呵护孩子心中爱的萌芽,呵护孩子的情感表达。可是,他们毕竟是孩子,抛开男女有别不说,有些成人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在这个特殊时期,身为父母的我们更应该让孩子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就在我思来想去时,小龙爸爸说:“快睡觉吧,别想了。”
“我觉得我应该把这件事告诉婷婷妈妈。”
“人家都是女孩找男孩家长,你这倒好,男孩家长还找上女孩家长了,你让人家怎么想!”
我反驳说:“这不是家长之间的面子问题,是孩子成长的问题。我觉得婷婷妈妈不会这么认为,我觉得我们都能正确面对这个问题。”
这么想着,第二天早上,我就跟婷婷妈妈发微信说了这件事。在那个周末,我们又见面聊了聊。
婷婷妈妈跟我的看法一致,在呵护孩子纯粹而美好的爱的萌芽时,更要告诉他们“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并说出婷婷这一行为的由来。
“婷婷确实有这样的行为,我也看到过,我还经常把她拉进屋里说过这事。”
“从小就得告诉孩子,可以亲脸蛋,不可以亲嘴啊!”
“我也告诉过她,她一直都是亲我们脸蛋,但她最近就是模仿电视里的行为。有一次,姥爷姥姥看电视,看到两个人正在亲吻,她就问:‘这两个人在做什么?’我回答说:‘亲吻。’后来,她就学会了。”
“小龙也问过我,但我回答的是:‘他们在亲吻,不过,这种行为必须得等两个互相喜欢的人长大了才可以进行。你看,他们是不是大人?’
“他回答说:‘是!那要长多大?’
‘得长到爸爸妈妈这么大。’我说。
‘哦!’”
“我就是没说后面这一句话。”
我笑着说:“后面这句话太重要了。”
“是!我昨天还跟婷婷爸爸说呢,人家都是女孩妈妈找男孩妈妈讨说法,说自家女儿被占了便宜,我们这倒好,还反过来了。”婷婷妈妈笑着说。
我也笑着回答:“还真被小龙爸爸说中了,我思来想去,觉得我们应该正确面对这事。在孩子这种行为刚开始时,如果不引起重视,不给孩子立好规矩,等孩子长大了,就不好管了,女孩子更是这样。”
我们看着那两个在游乐场里玩得很嗨的小朋友,就这样开启了聊天模式。
妈妈烦恼一扫光
胡萍教授在《善解童贞3:孩子的爱情》中写道,孩子6岁前会经历口欲期、肛欲期和生殖器期获得的性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孩子玩性游戏、摩擦生殖器、将父母作为性对象,体验身体的性唤起和性兴奋……
这个阶段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为特点,不顾一切,也毫无拘束地任由生命的性本能自然发展,为个体未来的生命建构起了性发展的基础模型,在这个发展的基础上,孩子就进入了性发展的潜伏期。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性发展进入潜伏期后,蕴藏于儿童生命中控制性冲动的精神力量开始逐渐发展起来。他在书里写道:“精神力量的发展开始抑制(儿童的)性生活,它就像一道河堤,引导它走向狭窄的河床,这些精神力量包括了厌恶感、羞耻心以及道德和审美上的理想化要求。”
随着孩子婚姻敏感期的来临,他们在探索结婚这件事,在努力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时,他们的性本能也在自然而然地发展。
在孩子的性本能即将进入潜伏期的关键时刻,父母给孩子的引导尤其重要。要明确告诉孩子“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父母只有给了孩子明确指示,孩子才能有效地发挥自己控制性冲动的精神力量。
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孩子无意中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成人行为。如果父母不进行正确引导,这道河堤一旦决堤,孩子将不受束约,而任由性本能发展,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面对小朋友之间玩亲亲的游戏,家长纠结的不应该是谁占了谁的便宜,而应该一起探讨怎样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
记得曾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因为一个小男孩亲了一个小女孩,结果两位家长就在群里炸开了锅,互相指责对方没教育好孩子。
其实,对孩子来说,他们更多只是模仿,并不明白“亲吻”意味着什么,更没有“占便宜”的意味。
那么在孩子即将进入性的潜伏期时,父母应该怎样正确引导孩子呢?
我总结出以下几点与大家分享:
(1)父母不应当着孩子的面亲吻
现在的时代越来越开放了,很多父母一激动,就当着孩子的面亲吻了起来,自然而然就让喜欢模仿的孩子开始模仿起来。
虽然说“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爸爸爱妈妈”,但爸爸爱妈妈的方式也要注意分寸,自己要先做好榜样,可以拥抱,可以亲亲脸蛋,亲亲额头,但不能当着孩子的面亲嘴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要教孩子“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明确告诉孩子:“你跟小朋友可以牵牵手,可以拥抱,可以亲亲脸蛋,但不可以亲嘴,也不可以碰小朋友衣服盖住的地方。”从小给孩子一个身体界限,才能让孩子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2)正确解释电视里的“亲吻”行为
在这个开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电视画面有结婚、亲吻的行为,当孩子问起“亲吻”的行为时,父母在回答孩子时,不仅仅要说出这种行为的名称,还要明确告诉孩子,这种行为必须得等两个互相喜欢的人长大以后才可以进行。
孩子喜欢模仿成人,以此来认知世界,所以,我们必须正确给出指引,而不是像婷婷妈妈那样,只说了前半句,却不说后半句,这样容易误导孩子。
(3)面对孩子玩亲亲,给予正确引导
当家长发现孩子在幼儿园玩亲亲时,本着为孩子更好地成长的心理,双方家长应该坐下来好好交流,看看如何更好地避免孩子做出这种行为,而不是互相指责,骂对方小流氓。
当家长互相指责时,无意中就破坏了孩子爱的萌芽,这会让孩子产生罪恶感,甚至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婚姻。爱的萌芽十分可贵,父母要在呵护孩子爱的萌芽的基础上,给予孩子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的行为,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亲子互动:亲亲讨论
“妈妈,他们为什么要亲嘴啊?”一天,小龙看到电视里一对恋人出现亲密行为时,突然问道。
我先是一愣,随即淡定地回答道:“因为他们相爱啊!”
“妈妈,那我也可以亲女孩吗?”他闪烁着一双无辜的眼睛问道。
“不可以,你没看见他们都是大人了吗?等你长大了,长到大哥哥(20岁)那么大时,你才能亲你喜欢的女孩。”
“哦,那我现在可以亲你吗?”
“你可以亲我脸蛋,但不能亲我嘴巴!你看妈妈都亲你脸蛋!”说完,我给出了一个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