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扮鬼脸——刷“存在感”以获得关注

5.课堂上扮鬼脸 ——刷“存在感”以获得关注

妈妈育儿事

一位妈妈在微信里给我发来消息:

“龙老师,我儿子被老师嫌弃了,让他一个人,没有同桌,坐在最后一排。还告诉他不要早到,赶上上课就行。孩子倒没什么,当然这肯定是我儿子的原因。因为他太闹,所以老师就不让他影响别人。”

看到这则消息,我能感觉到这位妈妈的气馁,大有一种“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好”的感觉。我记得她在前不久向我咨询过,提到孩子太淘气与说教式教育的问题,但后来的沟通却不了了之。没想到,她又给我发来了信息。

于是,我回道:“你孩子上小学了,对吧?”

“是的,一年级!”我刚发出信息,她就回了信息。

“我侄子曾经也因为这样被老师批评,我嫂子也为此发脾气。不过,后来,我嫂子改变了,孩子的行为就改变了。所以,我觉得你还是没有看见孩子的需求,孩子没有得到理解,孩子正是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寻求关注。”

“我是苦口婆心地说他啊,每天每天说‘听老师的话,好好听课’。”见我这么说,她既委屈又着急,言下之意大抵是“我每天都说听老师的话,我还能怎样”。

“说教并不能教育好孩子,而且是最没用的教育方式。孩子不在意并不是真的不在意,他很可能是装出来的。”我回道。

“老师曾经把他一个人放第一排,可他就是不好好坐着,老师说他在前面做鬼脸,全班人都不得安生。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想表演给他们看。我告诉他:不能这样,等老师让你表演的时候你再表演。”

如果我面对这种情况,我想我不会这样做。于是,我这样回道:

“如果我是你,我会这样跟孩子沟通:你很喜欢表演是吗?你想给大家带来快乐对不对?如果孩子回答‘是’,我会肯定他的爱好,并且非常惊讶地说:‘哇,难道你会是下一个卓别林?’然后再跟他讨论是不是可以报一个戏剧兴趣班。在戏剧兴趣班里尽情表演,不仅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还能惹得观众哈哈大笑。不过,在课堂上就要安静听课,更不要打扰大家学习。下课后,或者放学后,可以尽情地给同学们表演,给他们带来欢声笑语。”

这位妈妈大约完全没想到还会有这样的引导方式,在一直回应的同时,最后表示尝试一下我的引导方法。

妈妈烦恼一扫光

每一个淘气捣蛋的孩子,其实都睁着一双渴望被关注、被看见的眼睛。他们用各种捣蛋的行为来刷“存在感”,以此来吸引大家的目光,即使遭受谴责,即使受尽批评,他们也在所不惜,依然固执地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希望获得关注。

这种行为就像曹文轩《草房子》里的主人公一样,为了获得大家的关注,为了让大家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大热天穿一件棉衣去学校。这就是孩子,尤其是那些调皮捣蛋的男孩。

然而,大多数父母与老师只是看见了孩子那淘气捣蛋的行为,却没有看见孩子真实的内心需求。因为孩子这种行为有违常理,或者说离一个好孩子的行为相去甚远,所以,父母与老师就粗暴地阻止孩子的行为,用暴力、说教,甚至用惩罚的方式去制止孩子的行为,企图把他变成一个听话的乖孩子。谁也不理解孩子那颗需要被看见、需要理解的心。

记得看《地球上的星星》这部儿童电影时,看得我泪流满面。电影的主人公伊夏是一个8岁的男孩,他睁着好奇的眼睛打量着这个惊奇而快乐的世界,即使在上课期间,他也把脖子伸向窗外,去寻求外面世界的斑斓色彩。他用他独有的方式与这个世界进行着无声的交流,同时也享受着世间万物的赠予,眼中所看到的,心目中所感受到的,都成了他笔下最美的风景。

可是,这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伊夏却是成人世界中的问题儿童,跟邻居孩子打架,学习成绩不好,上课做小动作,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鬼点子……这样的他总是被老师罚站,通报家长,并要求家长领回家去。

小小的他无法忍受成人世界的各种批评指责,他逃课去大街上闲逛,见识了人生百态。然而,这次闯下大祸后,忍无可忍的父母将他送往了寄宿学校。

来到寄宿学校的伊夏,看到父母离去的车子,眼睛里含满了泪水,深深感受到了被抛弃的痛苦。所以,来到新学校的他依然是老师批评的对象,失去家庭温暖的他显得更加闷闷不乐,常常睁着一双忧郁的眼睛望向那片绿色的森林,蝴蝶在他的眼里不再翩翩起舞,青蛙的鸣叫声也不再悦耳,他彻底关上了自己的心门,即使面对尼克老师那自由奔放的课,他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悲伤着,在其他孩子欢欣鼓舞地跟老师互动时,他依然不为所动。

所幸,美术老师尼克发现了这个忧郁的男孩,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自己——患有阅读障碍症。即便得不到任何人的理解,他也尽自己所能,帮助尼克自由发展他的个性与思想。在他的帮助下,伊夏又回到了以前,世界又恢复了惊奇与欢乐,在克服阅读障碍症的过程中,伊夏还在绘画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缺点,也有自己的优点。可是,父母与老师往往只看见了他的缺点,并就此认为孩子一无是处,从而放弃孩子。

其实,优点与缺点彼此稍作转化,优点可能变成缺点,缺点也可能变成优点。所以,当我们见到孩子的某些难以理解的行为时,请多给予他们一些理解,蹲下身来,用心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

就如我引导那位妈妈一样,当你看到孩子糟糕行为背后有利的一面时,用积极的方式去肯定他好的那一面,给予鼓励,给予正确指导,你会发现,原来金子总是藏在暗处。

当你发现孩子的优点时,你就看见了你的孩子;当你的孩子被看见时,他就获得了关注,就不会再故意去刷存在感。

亲子互动

“我们一起来玩变脸游戏,怎么样?”

“好啊!妈妈!”

说完,我就捂着脸说:“准备好,我要变脸了哈!”当我放开手时,我就露出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小龙看见后,就吵着说:“妈妈,我要变脸了。”说完就转过身去,再转过身来以后,他用两只手拉下下眼睑故意吓唬我。

做完这个游戏后,我们就一起在网上查看了一些脸谱图片与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