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建筑建设要点
景区主要建筑建设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选址不破坏景观;(2)主体建筑风格有特色,效果突出;(3)区内各单体建筑风格一致,相协调;(4)区内建筑外观(造型、色调、材料等)与景观相协调;(5)区内建筑体量适度;(6)建筑物周边形成相应缓冲区,观景效果良好;(7)功能性建筑选址要隐蔽或外观美化;(8)管线设施,区内输电、通信线路等全部采用地下隐蔽方式;(9)区内标语口号及布置方式,注重文化性、艺术性及与景观的协调性;(10)不乱贴、乱放、乱摆小广告,商业服务设施招牌不过分突出。同时,各种娱乐设施及项目设置、布局和外观合理,建筑及设施选用材料不得使用玻璃幕墙、马赛克贴面、卷帘门窗、简易铁皮棚屋等。
案例分析
沂蒙山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纪实
深沉雄浑、大气磅礴的沂蒙山,用自己的坚定与沉着见证着沂蒙山旅游区5A创建工作的艰辛历程;沂蒙山旅游区的建设者们凭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谱写了一曲不折不挠的沂蒙赞歌。
参加此次5A级旅游景区竞评的有全国数十家知名景区,沂蒙山旅游区在激烈的竞争中,最终以不俗的实力成功晋级5A级景区,成为临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依照规范性、标准化评定体系划分为五级,5A是全国旅游景区的最高荣誉。此次成功晋级国家5A级景区,是对沂蒙山旅游区全体工作人员长期付出的回报,是沂蒙山旅游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旅游区从此拥有了加快国际化进程、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金字招牌”,提升了旅游品牌优势,加快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回顾沂蒙山创建5A之路的点点滴滴,总结创建经验,改进不足之处,将会对沂蒙山未来发展和下一步工作,树立成功的范本,提供有利的镜鉴。
天赋之美 沂蒙山旅游区概况
沂蒙山旅游区位于山东省中南部,包含沂山景区、龟蒙景区、云蒙景区,核心景区面积69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革命圣地,中国东夷文化、镇山文化发祥地,著名养生长寿圣地,世界文化遗产齐长城所在地,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沂蒙山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全国红办重点调度的八大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被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列为全国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基地。
沂蒙山旅游区成功晋级国家5A级景区,得益于天赋的资源优势和全体沂蒙山人的共同努力。沂蒙山旅游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资源优势显著:
(1)区位优势明显。沂山景区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东依青岛,西接泰安,紧邻227省道,距长深高速沂山出口仅6公里,交通便利。蒙山位于临沂市平邑、费县、蒙阴三县交界处,京沪高速,日东高速,兖石铁路,胶新铁路,国道205、327,省道229、234等纵横其间,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沂蒙山处于山东两大黄金旅游线路衔接处,地扼鲁中旅游带中枢位置,处在京津唐和长三角两大客源消费市场南北大通道的中间节点,拥有举足轻重的市场战略地位和强大的市场辐射力。
(2)自然资源丰富。沂蒙山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素有“天然氧吧”美誉。这里农林牧、地质、地矿等物产丰富,拥有亚洲最大、国内目前唯一在产的金刚石矿山公园,温泉、地热、麦饭石等天然宝藏储量丰富,秃鹫、雀鹰、白头鹞等珍禽异兽在林中展翅翱翔,花楸、三桠乌药、榛子、紫椴、流苏等珍稀树种繁多,列入国家保护名录的名贵植物就有25种。这里还是一处天然药材宝库,有人参、灵芝、冬虫夏草等各类中草药815种。
(3)文化底蕴丰厚。沂蒙山是东夷文化、镇山文化发祥地,曾有十朝十六位帝王登封、诏祭。最高峰龟蒙顶海拔1 156米,是山东第二高峰。孔子在此发出“登东山而小鲁”的慨叹,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携手同游,留下大量历史遗迹。沂蒙山拥有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齐长城遗址,以及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山体雕刻——寿星巨雕(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4)红色革命摇篮。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华东“小延安”之称。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期间,是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山东省政府、中共华东分局、华东野战军等党政军机关所在地,留下了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大量遗迹,涌现出了“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等大批英雄典型。革命战争时期,沂蒙山区120万人参战支前,20万人参军入伍,10万英烈血洒疆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必将永远照耀史册。
高瞻远瞩 全面推进5A创建工作
沂蒙山旅游区三景区联合创建国家5A级景区,是一次思想上的突破,是一次行动上的创举。联合创建工作的起步,源于省旅游局的高瞻远瞩,源于潍坊、临沂两地市和三景区的相互信任和高度团结,只有强强联手,才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带动的不仅是景区各自发展,而是沂蒙山旅游区的整体发展、潍坊和临沂两地市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山东省旅游和全国山岳型景区和革命老区发展的一次跃进。在省旅游局的带领和带动下,旅游区和各级相关部门,密切协商,协同共进,共同推开沂蒙山旅游区联合创建5A级景区之门。
一、强强联手 开创5A创建工作新局面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达成联合创建共识。
2012年7月4日,山东省旅游局于冲局长亲自带队到临朐进行专题调研,对临朐县提出了创5A的要求。9月份,临朐召开了全县旅游工作大会,全面部署了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10月31日,于冲局长在省政府召开的全省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现场会上提出支持和帮助具备一定条件的潍坊沂山、临沂蒙山等旅游区申报5A,形成了沂山、蒙山联合创建5A级景区的思路。12月5日,省旅游局规划处有关领导在临沂市政府大楼1642室,召开有临沂市、潍坊市旅游局,蒙山、沂山管委会等参加的两地联合创建5A级国家旅游景区座谈会。2012年12月25日,山东省旅游局印发《2013年全省旅游工作要点》将蒙山、沂山创5A列为2013年工作重点。2013年春节前,由省旅游局组织,率潍坊、临沂两地市、县两级旅游局和沂山、蒙山负责同志到国家旅游局递交了联合申报请示,专门向国家旅游局进行了汇报,得到了国家旅游局的支持,沂蒙山5A创建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2)设立联合创建领导机构,严格把关强力推进求实效。
设立创建工作领导机构,有效推进5A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由于联合创建涉及三大景区、两个地市、省市县各级涉旅单位和部门,工作千头万绪,形势千变万化,任务繁重,事务烦琐,程序繁杂,因而必须设立一个拥有最高决策权威、协调联络权威和督察督办权威的联合创建工作领导机构,高屋建瓴,如臂使指,集中、协调一切力量和资源,形成并随时督导高度科学化、规范化、权责明确的创建工作规划、流程,并且在国家旅游局和基层创建单位间起到承上启下、协调沟通的作用。
精心组建领导小组,为创建5A级景区注入强心针。有鉴于联合创建工作领导组织机构的不可或缺,省旅游局协调创建工作相关单位,在省市层面,成立了以窦群副局长任组长,潍坊市旅游局、临沂市旅游局、沂山管委会、蒙山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的沂蒙山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创建办公室设在省旅游局规划发展处,全面负责沂蒙山创5A工作的领导、组织、指导和协调,下设5个职能工作组,具体负责各项创建职责任务的落实。在景区层面,分别成立了以各景区管委会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创建工作进行统一指挥和协调。各景区管委会设置了职能工作组,分别由班子成员挂帅,部门负责人积极靠上,三景区之间积极配合,协调工作,全力推进创建工作开展。同时,为全面开拓旅游市场经济,成立了山东沂蒙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实行商业化运作,对三个景区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统一规划、统一开发。
二、全民参与 凝聚力量发扬群众路线
众人拾柴火焰高,说的是“团结就是力量”亘古不变的朴素真理。我党我军之所以能够在沂蒙山区扎下根来,并且在沂蒙老区人民小推车的轱辘声中,推出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新中国,靠的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靠的就是党的群众路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就像一根根的柴草,汇聚起来便是红彤彤的光明。
沂蒙山旅游区联合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意义也许不亚于六十年前沂蒙人民获得解放和三十年前沂蒙人民集体创业奔小康。沂蒙山旅游区创建5A级景区,将会是沂蒙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又一次吹响艰苦创业的号角。因而在沂蒙山联合创建5A级景区的道路上,必须继续发扬党的群众路线,发动全员参与,动员一切力量,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推进创建工作全面开花。
联合创建工作,离不开各级领导、专家的关怀和帮助。省旅游局先后组织召开了4次协调会和现场办公会,省旅游局规划处领导多次亲临沂蒙山,叶军教授多次率队到沂蒙山,两地市旅游局经常到沂蒙山,研究制定创建提升规划,整理创建档案,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动了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联合创建工作,离不开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奉献。创建工作各级单位和各景区广泛宣传,全员动员,特别是在创建工作的起步阶段和重要节点,多次召开全旅游区范围内的誓师动员大会,通报创建工作进展,传达上级指示精神,下发创建任务分解表,为广大创建工作者特别是一线员工,鼓劲打气,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景区及周边区域,特别是主要街道、道路沿线、居民社区、机关庭院、重要景点、游客服务中心、办公场所等适合场地,制作、悬挂、张贴、粉刷各类创建标语,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目的。印发包括《游客文明公约》《森林防火须知》《5A知识手册》等各类宣传倡议书,积极宣传,大力倡导旅游区居民和每个旅游从业者以及广大游客,共同关注创建,共同参与创建,共同爱护创建。旅游区还发动周边村民、旅社、宾馆、农家乐等,积极做好景区及周边购物环境、卫生清理、环境安全、森林防火等工作。
三、攻坚克难 内外兼修创建国家精品旅游景区
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难度非常大,其评选难度系数丝毫不亚于申报世界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最高级别的旅游景区,代表着一个景区景观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以及游客满意度的顶级水平。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又有成语说人心齐,泰山移,两者其实是辩证的关系,联合创建工作面临的困难固然是客观现实,然而沂蒙老区人民在那样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和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没有被困难吓倒,眼下面临的这些困难,在现在的技术条件和资源保障下,都只是暂时的,可以克服的,而且是必须克服的。
沂蒙山人甩开了创业的臂膀,迈开了实干的步伐。他们认真组织学习国家旅游局制定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严格对照这面镜子来反观自身,不惜以最严苛的标准,对景区存在的问题乃至瑕疵,进行手术刀式的剖析、处理。首先引起他们警醒的是,沂蒙山旅游区在软硬件建设上与5A标准的强烈反差。这一方面是囿于沂蒙山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滞后,但在显而易见的客观原因的背后,则是过去在相对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形成的因循保守的思维意识。现状是事实,但安于现状则是不行的。沂蒙山的建设者们,借着联合创建5A级景区的东风,下决心要改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面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努力克服财力、物力、人力上的种种困难,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大力强化硬件建设提升,一个个工程相继完工,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纵横延伸,旅游区面貌焕然一新,笑迎八方来客。
(一)大手笔投入,高质量推进,全力打造精品景区
硬件建设是5A级旅游景区的重要支撑。沂蒙山旅游区通过大手笔投入、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景区品质得到全面优化提升。按照5A级景区标准,相继实施了大大小小几十项硬件建设提升工程,保质保量完工,完全达到5A标准:
(1)游客中心提升改造工程:沂山景区按照5A标准,对现有综合服务区游客中心进行改造提升,配套票务中心、电脑触摸屏、3D影视厅、特殊人群服务项目、医务室、厕所、邮政、电信等功能,将其建设成为展现东镇文化的立体式、智能化游客中心,并已正式投入使用。蒙山景区投资1 000多万元,建设完成了3 000多平方米的游客中心,外观形象大气恢宏,仿古建筑古色古香,功能齐全,内设票务大厅、讲解接待、景区展示、购物休闲、旅游咨询等一系列旅游配套服务项目,为游客提供精细化、人性化服务,游客中心自身也成为游客进入景区的一道亮丽的景点。
(2)停车场生态化改造:沂蒙山旅游区对照5A标准,对山上山下各处停车场进行生态化改造和高标准整修,将原有的硬化停车场均改为生态型停车场,完成了停车场功能分区设置。改造后的停车场实行游客与车流分离,车位分区合理,设公交车停车站,标志规范清晰,专人管理,能够为游客提供安全、方便的泊车服务。
(3)标志系统规范提升:沂山景区在景区南门、百丈瀑布、古松群、神龙大峡谷、玉皇顶、歪头崮等景区安装示意图、介绍牌、指示牌、警示牌等100余处,休息座椅50余处。完善了东大门、东镇庙、法云寺、玉皇阁、歪头崮等重要景点内部导览指示牌。设置东大门至景点道路大型指示牌17块,道路警示牌20块。蒙山景区与专业设计公司合作,选用仿古颜色制版和青色大理石材料,制作了造型别致、美观大方、与周边景观相协调的景区全景图、各类景物介绍牌、导览牌、安全警告标志牌、交通指示牌200余块,并邀请专家进行中英日韩四国文字翻译对照,确保内容清晰、外观优美、翻译准确,使游客能以最快速度了解到景区的特色文化。
(4)旅游厕所提升改造:沂山景区在原有7处星级厕所的基础上,在法云寺停车场、山庄停车场、歪头崮等处按星级标准各建大型厕所一处,对东大门两处厕所进行改造,在神龙大峡谷、古松群分别配备环保厕所,约15处。蒙山景区斥资,在山下、山上重要景点、游人聚集处,新建五星级旅游厕所2座,三星级标准厕所8座,改造旅游厕所28座,已全部对游客开放。沂蒙山旅游区所有厕所均设专人服务,按时清理、定期维护,一切以游客为出发点,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人性化服务。
(5)完善旅游区通信条件:旅游区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合作,设置通信基站及信号树等通信设施设备,确保景区内信号畅通,通信便利。旅游区还与中国邮政合作,设立邮筒、邮箱,制作沂蒙山旅游区纪念封、纪念邮票、纪念戳、明信片,提供全方位邮政服务。
(6)优化景区环境:沂山景区对227省道西侧、东大门南北各500米区域进行清理和美化绿化,对河道内树木进行杀伐,对河道两岸进行绿化。投资3 000多万元对圣水河进行改造治理,16道拦水坝已完工蓄水,两侧绿化美化及栈道铺装全面完工。蒙山景区积极开展清“五堆”、秸秆综合利用,加大治污力度,加强环境整治;严控违法建设,杜绝私搭乱建,统一重点区域房屋设计风格和色调;加强绿化美化,因地制宜开展春夏季造林。旅游区聘请设计公司制作有烘托景观效果的生态垃圾箱,进行合理分布,全面覆盖;对保洁队伍实行市场化运作、制度化管理,确保环卫无死角,垃圾日产日清。对旅游区内养蜂场及棚屋住户进行整改搬迁,对道路两侧塌陷石块等地质灾害进行整治,确保游客有一个舒心愉悦的游览环境。
(7)完善内外交通:沂山景区着手对弯多、坡急、路陡等路段安装弯道反光镜、警示牌、指示牌,同时进行边沟、护坡治理,在孝母崖、黑风口至山庄、玉皇顶等景区安装铁质防护栏。制作了道路指示牌、警示牌、防护桩等。蒙山景区着力改善内外部交通设施及环境,投资2.8亿元,建设环蒙山旅游道路。新修了车行东路,安装了波形防护栏、反光镜等安全防护设施,改造了中路游步道,建设了全长3 000米的生态悬崖木栈道,设置了游客休息和观景设施90余处,新建了生态木游道主体工程。修建了从山顶至拜寿台旅游环线,完成了平邑县城至龟蒙景区、蒙阴县城至云蒙景区公交站点、站牌的设立工作。旅游区内更换了一批游览大巴车,设置了游客休憩和观景设施90余处。沂蒙山旅游区三景区之间开通了区间交通车,在驶达沂蒙山的国道、省道等道路沿线设立交通引导标志,方便游客进入景区。
(8)提升购物环境:围绕打造“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旅游品牌,沂蒙山旅游区重点开发有机蔬菜、林果、中药材、食用菌、金银花等具有浓郁特色的沂蒙山旅游商品,依靠金伯利岩、麦饭石等独特资源,开发高中低端相结合的特色工艺品和保健品,充实游客后备厢。由山东泺源集团投资6 000万元建设了大型商业古街,集中打造沂蒙山旅游特色购物一条街;沂蒙山特产商店建成并投入运营,为游客提供最纯粹天然的蒙山农副产品。景区在重要景点及游人聚集处,建设富有特色的木屋商亭,设立小型摊位,为游客提供沂蒙小吃、沂蒙手工艺品展销,并加强管理,倡导微笑服务。
(9)特色景点、项目建设开发。旅游区新建成了有江北第一悬崖栈道之称的蒙山悬崖栈道,积极打造龟蒙顶至拜寿台的旅游环线,开通森林索道项目,投入使用九龙潭水上娱乐项目,蒙山人家、钻石公园等主题景区陆续开业,扩大了沂蒙山旅游区版图,增强了景区实力,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10)消防、防火设备配套工程。沂山景区在东镇庙、玉皇顶、法云寺、歪头崮等佛教、道教场所配备消防、防火设备,做到齐备、完好、有效。随着各项工程的建设,又逐步在东镇庙、玉皇顶、法云寺、歪头崮等景区、景点配备、配齐所有消防、防火设备和防火物资。蒙山景区在消防、防火工作中坚持做到人防、物防、技防三到位。组建了120人的森林防火应急分队,60人的专业消防队,设置了防火检查站110处,在重点部位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配备配齐了防火物资,出台了森林防火工作考核办法和防火应急预案,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防火工作万无一失。
(11)景区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旅游区在各景区及停车场安装广播系统,播放景区信息、安全公告等内容,更好地服务游客;在重要景点,安装配置语音导游,采用GPS定位系统,让广大游客有选择地听取高质量的讲解。在景区大巴车上安装视频讲解和电子报站系统;配备英语、韩语等多语种导游;在景区部分重点区域安装监控设施。
(二)齐头并进,以人为本,全面提升景区品质
(1)营销造势,树立沂蒙山品牌形象。
老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说的是一个人、一个群体或者一个品牌等,只要自己有本事、有实力、有潜力,就不怕默默无闻,甘于寂寞,总会有“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一天。但是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句话已经稍显迂阔,或者说只具有局部真理,需要辩证地看待。特别是在旅游经济中,许多拥有优质旅游资源的景区,却苦于宣传不到位,营销欠缺,因而知者稀少,游踪乏人,浪费了自身宝贵资源。
沂蒙山旅游区拥有众多丰富、独特、珍贵的旅游资源,在联合创建5A级景区之前,虽然有过长足的发展,长期作为区域旅游经济的龙头,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应有的地位、影响力和市场辐射度与天赋的资源优势之间,却构成不小的张力。归根结底,过去对宣传营销的某种忽视和不到位,是这种张力的重要成因。借助这次联合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之机,沂蒙山人及时找准着力点,大力加强宣传营销,全面铺开舆论攻势,让全社会了解沂蒙山,支持创5A,树立沂蒙山旅游品牌,塑造沂蒙山5A形象。
沂山景区依托省旅游局“联合推介,捆绑营销”的策略,与山东卫视加强合作,在济南、青岛等地市主流媒体,在北京西客站等人员密集区域,连续播放或刊登沂山旅游形象广告。同时积极承办各项全国性活动、赛事,组织具有沂山特色的节事活动,成功举办了全国攀冰精英赛、东镇祀山大典、首届中国沂山山地户外运动国际挑战赛等大型赛事、活动,提升了沂山知名度,塑造了“生态净土、中华镇山”的品牌形象。组织人员赴省内目标市场进行集中宣传,通过与旅行社合作营销、发放宣传材料、优惠票等方式吸引游客,拓宽市场。
蒙山景区多措并举,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在全国重点客源市场设立12个营销办事处,成立了专业营销公司;与山东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临沂电视台、中国旅游报、大众日报、临沂日报、百度、新浪、搜狐、人民网、新华网、同程网等近百家媒体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行蒙山5A创建集中宣传报道;与2 000余家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在全省建立51家蒙山旅游直销中心和蒙山特产直营店,在500家酒店设立蒙山旅游直通车报名点;与16家知名网站签订合作协议,运用微信、微博、短信、购物网站等新媒体,积极推进网络营销;并委托传媒公司制作了《大美沂蒙山》等专题宣传片,全力打造沂蒙山旅游品牌。同时,加强户外宣传和网络宣传,开展线上、线下联动营销方式,使游客足不出户即可畅享优质服务。相继开通了临沂县区、周边地市及江苏、徐州等重要客源地直达蒙山的旅游直通车,发行了蒙山市民旅游卡,策划了蒙山养生长寿文化旅游节、“登沂蒙主峰、赢汽车巨奖”“山歌大赛”赢门票、婚纱摄影大赛、环蒙山自行车大赛、荷花盛宴等活动,吸引大批游人前来蒙山。积极参加山东旅游国际交易会、青岛啤酒节等盛会,引爆景区人气,大大提升了“沂蒙山旅游”的知名度。
(2)强化培训,提升旅游区人员素质。
硬件是基础,软件是保障。在大力加强景区硬件建设提升的同时,旅游区着力全体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提升旅游从业者的综合素质。
旅游区组织相关管理人员相继赴泰山、台儿庄、云南石林、济南天下第一泉、连云港花果山、苏州等国内知名景区考察,参加国家旅游局组织的第八届A级景区培训班,学习5A级景区创建先进经验。旅游区相继与山东大学、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等前来开展管理和服务培训。特别是多次邀请中国休闲协会副秘书长、国家5A级景区评定专家叶军来沂蒙山做专题辅导培训,先后举办了导游大赛、技术大比武等活动,大力提升了导游员队伍素质和全体员工的业务技能、服务意识、服务质量,为创5A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奠定了坚实基础。
(3)认真编撰,搞好档案材料建设工作。
旅游区广泛收集资料,精心制作,科学编排,并与济南鑫座公司等专业设计公司合作,完善系列创建档案,与现场建设等一线工作及时对接,实时补充完善,现创建档案材料已上报国家旅游局并通过。景区制作了《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知识手册》《迎接专家暗访情况》等系列材料,明白晓畅,发放到每位员工手中,务使形成人人明白创建,人人支持创建的良好氛围。
(三)健全制度,落实景区经营管理规范化
按照5A级景区标准和景区管理实际,旅游区先后出台了各种规范管理制度及服务准则,严格考核,奖优罚劣,要求景区一线工作人员必须统一着装,统一佩戴工作牌,做到仪表端庄、服务热情、周到得体。同时,在深挖沂蒙山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基础上,会同有关学者、专家编编撰了沂蒙山旅游区导游词,使之更加科学、准确、生动、有文采,并通过培训方式予以规范,提高导游讲解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蒙山景区会同市政府,先后编制了《临沂市创建国家5A级蒙山旅游景区任务分解表》和《蒙山旅游区创5A职能分工方案》,对重点任务进行再分解、再落实,定任务、定进度、定责任,持续跟进,确保落实。沂山景区的相关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针对创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各景区认真对照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对评分细则中包含的8个方面、44个大项、118个小项、216个评分点进行量化分解,实行项目化管理,通过定目标、定人员、定责任、定措施、定时间、定奖惩,形成分工负责、合力共创的良好局面。
(四)设立游客监督平台,加大投诉查处力度
沂蒙山旅游区设立游客监督平台,公示服务承诺和旅游投诉电话,加大投诉查处力度,接受游客和社会监督。设置游客意见征询箱,通过不定期发放问卷、开展网上调查等方式,对游客满意度进行测评,对游客反映的问题予以及时整改。努力做到游客投诉接待率、游客提问解答率、游客投诉查处率100%,游客满意率95%以上。
捷报频传 沂蒙山旅游区用汗水写下历史篇章
1.整改提升:满怀欣喜成功入围初试
通过一年多的提升建设,沂蒙山旅游区各方面逐步达到或接近5A标准要求,正以饱满的信心准备迎接国家旅游局5A评审专家的审查。
如果将创建5A比作一场考试,那么旅游景区景观质量专家评审会便是初试,如果能顺利通过这次考验,便等于得到了5A评审专家的初步认可,拿到了最终评审的入场券。初试最主要的是提交档案材料和景区进行创建汇报。为了这一天,旅游区上上下下一直在努力。
10月15日,关键性的一天终于到来,在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召开的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专家评审会上,沂蒙山旅游区顺利通过了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专家评审,迈出了实质性关键步伐。
2.严阵以待:踏实准备迎接专家暗访组
初试通过,紧接着便进入更为紧张的迎接专家组暗访检查阶段。旅游区上上下下严阵以待,严格对照5A标准,进一步深化要求,细化落实。管委会领导干部亲自带队,多次赴景区进行督察,发现问题,现场指出整改。全体人员放弃休假,无怨无悔,坚守岗位。旅游区多次召开动员大会,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奖惩措施,确保不出任何纰漏。
3.喜讯传来:沂蒙山旅游区成功晋级5A级景区
2013年12月19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发出公告,批准山东沂蒙山旅游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也标志着临沂5A级景区实现零突破,这是山东省内5A级景区的第9家,全国的第173家。参加此次竞评的有全国数十家知名景区,沂蒙山旅游区在激烈的竞争中最终脱颖而出。喜讯传来,沂蒙山旅游区沸腾了。一年多来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这样的喜讯怎能不激动人心。
展望未来:百尺竿头续写沂蒙新辉煌
沂蒙山旅游区成功晋级国家5A级景区,是对沂蒙山旅游区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的国家认可,是沂蒙山旅游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旅游区从此拥有了加快国际化进程、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金字招牌”,提升了旅游品牌优势,加快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沂蒙山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信心和动力。
沂蒙山处于山东两大黄金旅游线路的衔接处,地扼大鲁中旅游带中枢位置,辐射带动力强,此次成功晋级国家5A级景区,必将改变山东旧有的旅游区域模式,完成山东旅游的中路突破,实现各景区由内陆至沿海的整体串联,盘活旅游经济发展全局。沂蒙山旅游区处在京津唐和长三角两大客源消费市场南北大通道的中间节点,占有重要的市场战略地位,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沂蒙山旅游区5A级景区的成功创建,不但对山东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还会对全国的山地旅游区树立鲜明的市场形象,建立产业发展支撑点,引领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形成有益的示范作用。
以成功创建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全面吹响新一轮冲锋号,进一步完善景区发展规划,加大开发投入,延伸旅游产业链,加快精品旅游区建设步伐,以一流的理念、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全力打造资源品位高、品牌形象优、核心吸引力强的旅游精品,不断研发特色旅游纪念产品,丰富旅游要素,努力打造红色沂蒙山、绿色沂蒙山、智慧沂蒙山、生态沂蒙山,将沂蒙山打造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精品景区。“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风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沂蒙山旅游区,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沂蒙山人,诚挚欢迎海内外游客的光临。
资料来源:鲁网临沂频道,http://linyi.sdnews.com.cn/ly/201312/t20131225_1471797.html
案例思考
1.5A级旅游景区硬件标准有哪些?
2.沂蒙山旅游区创建5A级有哪些创新性工作?
【注释】
[1]点检制度是按照一定的标准、一定周期、对设备规定的部位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及时加以修理调整,使设备保持其规定功能的设备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