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旅游商品品牌创新
优质的品牌是旅游商品的立世之本,是产业高速发展之基,是体现商品价值的精髓,是展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最佳载体。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来自故宫的礼物”近年来大受欢迎(见图3—3),截至2015年,故宫博物院共设计研发文化产品6 746种,文创将给故宫带来9亿元的收入,超过门票收入。

图3—3 “来自故宫的礼物”特色旅游纪念品
照片来源:故宫淘宝
案例分析
英媒:免税商品购买放宽 海南用免税店拉拢国内游客
法拉赫·马斯特,王会聪译
路透社5月29日报道,原题:中国为将奢侈品买家留在国内而押注免税天堂
中国提升国内消费、促进国内旅游业,并将国民留在境内花钱而非继续跑到米兰或首尔豪掷千金的努力,已在海南催生出免税天堂。中国政府希望此类设施能满足中国民众对奢侈品的贪恋。今年2月中国开始放宽对购买免税商品的限制,中国国旅集团(世界最大免税购物中心的母公司)等企业纷纷趁机跟进。
随着国内奢侈品去年销售额下降2%,中国政府开始出台相关举措。海南从2011年就开始开办免税商店,这也是意在将该岛开发为旅游胜地试点项目的一部分。目前免税店的商品价格比大陆同类商品低30%。从今年2月1日起,非岛内居民年度免税购物限额从早先的8 000元增加至1.6万元,且不再受次数限制。此后,海航在海口开办的免税商店的销售额开始扶摇直上。
不过,在三亚免税购物中心,顾客说这里商品“确实便宜不少,但选项偏少”。尽管奢侈品光鲜亮丽,但许多中国人还是乐于把度假开销用于购买日常用品。在某免税店内,顾客们正在美容用品专区排起长龙,而高档手表专区却是门可罗雀。
里昂证券分析师费舍尔说,此类免税商店数量有限,不太可能显著促进中国国内的奢侈品支出。且价格并非中国消费者到境外购物的唯一动因,到原产国购买奢侈品才令人“更有满足感。”
资料来源:环球网,http://oversea.huanqiu.com/article/2016—05/8991416.html
案例思考
1.如何丰富旅游商品的设计与开发?
2.针对海南实际,如何推动旅游商品品牌创新?
【注释】
[1]2015年8月5日,故宫博物院在淘宝网推出了“故宫淘宝”,专门销售各类故宫旅游念品,仅仅开业第一天内就有1.6万单故宫文创产品在聚划算平台成交,“故宫淘宝”销售的产品与故宫内外的“故宫商店”基本一致,价格也是统一定价,意在以电子商务的形式传播故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