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体组织
2025年09月19日
二、基体组织
球墨铸铁的基体组织取决于化学成分、一次结晶和二次结晶过程,可以是铁素体、珠光体(包括片间距细小的索氏体和托氏体)、奥氏体、贝氏体(包括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和马氏体。其中,在生产中大约有90%的球墨铸铁基体组织是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包括有纯铁素体或纯珠光体基体组织)。
(一) 珠光体和铁素体
根据国家标准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GB9441—88)评定珠光体数量。其百分比,按大多数视场对照标准图谱进行评定,并按石墨大小分别有A、B两组。珠光体分级说明列于表4-6。与珠光体数量 (%)对应的则是铁素体数量 (%),两者相加按百分之百计。此外,珠光体因其片间距不同,被区分为粗片状珠光体、片状珠光体和细片状珠光体,它们的标准金相照片在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GB9441—88)中均有规定。
(二) 奥氏体
奥氏体形态及生成条件示于表4-7。由表4-7中可以看出,在含有多量 (质量分数超过10)镍或锰时,即可在铸态获得奥氏体基体组织。同时还可以看出,奥氏体组织还可以与上贝氏体、下贝氏体及马氏体或回火组织相伴随存在。
表4-6 珠光体数量分级说明 [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GB9441—88)]
表4-7 奥氏体形态及生成条件
(三) 贝氏体
贝氏体的分类及生成条件列于表4-8中。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的金相组织标准图谱,在国家标准《球墨铸铁金相检验》(GB9441—88)中均有列举 (可参阅 《铸铁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表4-8 贝氏体分类及生成条件
(四) 马氏体及其回火组织
淬火马氏体、回火马氏体、回火索氏体和回火托氏体在球墨铸铁的基体组织中均可出现。它们的组成特征和生成条件列于表4-9。
表4-9 马氏体及其回火组织特征和生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