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化学成分

二、化学成分

碳当量CE应精确控制,并且要尽可能地提高碳当量,因为随着碳当量的提高,石墨球数量增加。由于共晶团数量同时也随着增加,则在共晶团边界出现的偏析就分布在较大的范围里,因而也就不再显现出形成碳化物的影响。并且,提高碳当量也能减少收缩倾向。但在另一方面,对石墨漂浮要提高警惕,因为它是随着碳当量的增加而增加。推荐的碳当量值在4.2%~4.4%之间。

高的含硅量,如大于2.5%,可保证在铸态得到占有优势的、具有很高强度的铁素体基体组织。若是要求铸件具有较高的延伸率和韧性,则含硅量应该降低。这种级别的铸件有时应考虑进行铁素体化退火。

对于珠光体基体的铸件,含硅量要更低,一般在2.0%~2.2%之间。此时,含锰量也应该尽量低(最大0.5%)。其他能形成碳化物的元素,如铬和钒不应超过0.02%。

此外,含磷量应力求最低。研究表明,当厚大断面球墨铸铁中含磷量w(P)=0.015%时,与其w(P)=0.05%者相比,断面减缩率可提高1~2倍。

在厚大断面球墨铸铁中,采用最多的合金元素是铜(镍)和钼。它们均可提高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面均匀性,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断后伸长率和冲击韧度。尽管如此,在厚大断面球墨铸铁结构零件中,往往要附加这些合金元素,并且,加钼还可有效防止在厚大断面球墨铸铁件上出现回火脆性,加入量w(Mo)=0.15%~0.2%。若要显著提高铸件的断面均匀性,加钼量可达w(Mo)≥0.5%。铜、钼元素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见表10-4。

表10-4 铜钼合金元素对厚大断面球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表10-4的数据表明,加入铜钼合金元素看来并未使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为了提高淬透性,改善断面均匀性及为了提高材质的屈服强度,在厚大断面球墨铸铁中合金元素往往是必加的。

由于加铜过量会有不利影响,因此在许多厚大断面球墨铸铁中,附加镍取代部分或全部铜。例如,附加w(Ni)=3.75%和w(Mo)=0.55%可在150mm壁厚上得到最佳的断面均匀性,最高的抗拉强度和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