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火
2025年09月19日
一、退火
退火的目的是获得高韧度的铁素体球墨铸铁。当铸态球墨铸铁组织中渗碳体的体积分数不小于3%,磷共晶的体积分数不小于1%或出现三元及复合磷共晶时,均要进行高温石墨化退火。球墨铸铁通常采用两个阶段退火,高温阶段消除渗碳体、三元或复合磷共晶;低温阶段是由奥氏体转变成铁素体,最终获得以铁素体为主的基体组织,其典型工艺示于图8-6。也可在高温保温后随炉缓冷完成第二阶段退火,其工艺示于图8-7。但是,这种工艺难以保证得到全铁素体的基体组织,其中将有少部分是珠光体组织。
当铸态组织中渗碳体的体积分数小于3%,无三元或复合磷共晶,铁素体的体积分数小于85%或低于图纸规定时,可采取低温石墨化退火,以使珠光体分解,改善塑性和韧度,其典型工艺示于图8-8。
图8-6 高温石墨化两阶段退火工艺
图8-7 高温石墨化随炉缓冷退火工艺
当含硅量增多时,应适当提高低温阶段的退火温度,由此可缩短保温时间。当含锰量增多时,应适当延长低温阶段的退火时间。当含磷量较高时,应适当延长低温阶段退火时间,并适当提高高温退火温度。在含有V、Cr、Mo时,应提高高温阶段的退火温度,延长保温时间。对于含铜球墨铸铁,应延长低温阶段的退火时间。为了减小应力,对于复杂铸件或者厚大铸件,要减缓退火时的升温速度。根据铸件壁厚和其中游离渗碳体的含量,确定高温阶段的退火保温时间;根据铸件壁厚和其中珠光体的数量,确定低温阶段的退火保温时间。
当出炉温度小于550~600℃时,会出现回火脆性。此时,把铸件再重新加热到600~700℃保温后,在不小于600℃出炉快冷,则可消除回火脆性。添加钼,使钼为0.1%~0.2%,降低Si、P含量,可以避免回火脆性。
图8-8 低温石墨化退火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