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灯

舞龙灯

在阳原县,有条件的大村都有舞龙灯的习俗,尤其是在春节期间。民国《阳原县志》记载:龙灯以东城为最长最大。

img

舞龙灯

img

舞龙灯

阳原县城每年元宵节都有舞龙灯的表演。舞龙灯一般需要十五到二十名身着彩服的精壮男青年表演。制龙时,首先制作龙头,再用二十到三十米白布,画好龙甲,并用竹木制成弯曲的龙架。每两米一段各支一节,装上光源,使之明亮。表演时,龙前边鼓乐开道,负责指挥者身着彩衣,手持一根二米长杆,顶端系一红绣球,亦有系球形灯,边倒退着走,边挥舞着绣球,龙头随着绣球移动(俗称龙戏珠),龙身、龙尾随龙头移动,形成摇头摆尾,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圈曲,时伸直,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配以大鼓、大锣、大镲的洪亮音响,气势磅礴,如龙在重雷骤雨声中凌空飞舞。整个活动的快与慢按照锣鼓的节奏进行,动作协调一致,表演甚为逼真,在晚间尤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