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
阳原石雕工艺由来已久。境内石宝山至盘山的玛瑙石、玉石等,长期以来被称为“恒山玉”进行开发。
古代,阳原石雕以石造像为主,种类有石马、石羊、石狮、石生像、石佛像以及石棺、石鼓、石刻柱杵等。其中有件青石浮雕最为特殊,称“高浮雕男女供养石人”。基石长88厘米,宽70厘米,厚20厘米,上面浮雕石人2个,男左女右。男人发髻高绾,眼突鼻直,双耳下垂,身着长袍,腰带下垂,双手拇指交叉于胸前;女人头梳发髻,面部丰满,眼微突,嘴微张,双耳呈展开状,身着圆领长袍,双手托一饰物持于胸前。此浮雕为西夏时期的随葬品,颇为珍奇。武家洼村保存盘崖寺3尊石佛像,佛像服饰为元代官服、官帽,是不可多见的石佛像。
清道光年间,本县玛瑙石开采加工盛行,工匠常数百人,多至京师来。民国年间,县城、乡村均设有作坊进行加工制作。

石雕 抽象人体造型

玛瑙 玉犬
清末民初,石雕艺人张志美父子5人经常将当地产的玛瑙、玉石制作成烟嘴、扇坠、图章、鼻烟壶等饰物出售。雕刻的高丽烟嘴玲珑剔透,盛行一时。同时,还独创火石图章,产品远销北京、张家口、大同,以及朝鲜、日本等国。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特意请张志美父子带上优等玛瑙、玉石料,到北京加工艺术品。他们雕刻了带水石榴、歪嘴桃、苹果、梨等工艺品,青翠欲滴,生动逼真。宋哲元爱不释手,颁给张志美奖状,同时还选送数件参加万国博览会,获得二等奖。日军侵占阳原后,石雕生意日渐萧条。民国后期,又有所发展。
1984年,阳原县成立雕刻工艺总厂,培养了一批技艺高超的石雕艺人。1995年,改建阳原县弘州雕刻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雕刻产品由汉白玉一枝独秀,向多花色多品种转移,开发汉白玉、墨玉、青铜玉等,有古今人物、动物、仿古平素、实用工艺品、旅游纪念品五大类1000多个品种,产品经河北工艺进出口公司、中华河北进出口公司、天津建筑材料进出口公司销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1999年2月,弘州雕刻有限责任公司与香港辽海国际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张家口辽原雕刻有限公司,拥有自营出口权,产品达2万多件,产值160万元。2002年,张家口辽原雕刻有限公司破产,艺人大都自行设坊生产。

阳原锦泰珠宝城
韩福祥于2002年建立河北艺美石雕有限公司阳原分公司。他的石雕作品多以抽象造型为主,构图优美,充满想象力和夸张理念,很适合国外人和中国年轻人的审美观。
李葆林曾在县雕刻工艺总厂工作12年,他创作的《千手观音》《八仙》《天女散花》《金陵十二钗》等,颇受客户喜爱。2005~2013年,全县石雕艺人不下三四百人,玉石加工和销售门店达百十家,形成采石、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年经济效益达5000多万元。他们分布在县内外各地,有的自己办厂,有的对外加工,凭石雕技艺闯天下,推进阳原石雕艺术的对外交流和发展。2013年10月,县人周润生等投资5200万元,建起泥河石文化城,营业面积3000多平方米,入驻商户68家,主营地方特色羊肝石、玛瑙石等原石及挂坠、饰品、工艺品几十个加工品种。
2016年9月,几位石友在西城皮毛大市场南侧组建了锦泰珠宝城,营业面积500平方米,入驻摊位近百个。到2017年9月,销售额达300多万元。
现在,装饰、观赏、收藏美玉石雕品的人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