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龙山的传说
在阳原县城北面蜿蜒起伏的大山中,有一座长十多里,形如龙盘巨壁的高山,叫八龙山,又名白龙山,俗称八棱山。古时,山上建有龙祠。八龙山为什么又叫白龙山呢?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
相传,古时候每年腊月三十晚上,家家都要备好酒肉、香火祭祀玉皇大帝,谁要是违反天条定要受罚不饶。话说有一年,阳原一带遭受了特大旱灾,百姓无粮充饥,祭祀玉皇大帝的事便忘在了一边。百姓违反了玉皇大帝的天条,那还了得,他立刻下了一道禁令:要让这里连旱三年。对这里的百姓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第二年开春,担水抢种的庄稼,因天旱无雨,大部分禾苗都枯死了,少数耐旱熬到秋后的庄稼也没打下多少粮食,家家以草根、野果充饥,日子一天比一天艰难。
到了第三年,旱情就更加严重,禾苗干枯,河水断流,大地开裂,风一吹黄土飞扬,沙尘漫天,饿殍遍野,惨不忍睹。玉皇大帝的小儿子八龙眼看百姓受苦受难,顿生怜悯之心,乞求玉皇大帝解除禁雨令,给百姓一条活路。玉皇大帝不允,并把八龙骂了一顿。八龙为了拯救百姓免受旱灾之苦,乘玉皇大帝熟睡之际,私自驾云来到西城上空普降甘霖,解除了旱情。欢呼雀跃的百姓起早贪黑,辛勤耕耘,使大地重现往日生机。
不料,这事让玉皇大帝知道了,他龙颜大怒,派天兵天将把八龙压在这里的大山下,以示惩罚。八龙不服,又没有办法,只好忍以为安。转眼工夫,八龙被压了三年。在这些时日里,百姓一天也没有忘记八龙的恩德,人人替他抱屈,年年想着他。百姓给他送的祭品,虽然没有酒肉,尽是草根树皮之类,也让八龙着实感动。八龙为尽早出山,日夜修炼,功力剧增。等到了第三个年头,八龙用尽全身的力气,终于推倒了压在头上的大山。那天,只听山崩地裂的一声巨响,大山开出,八龙带着一身水雾飞上天空。玉皇大帝不但没有赦免八龙,反而把他重新压在大山的主峰之下,让他永生不得出山,并迁怒于百姓,让西城大地十年九旱。八龙不能再重飞天空给百姓不雨,他就在山里不停地张嘴吐气,形成云雾,让玉皇大帝在不知不觉中为百姓下些雨,滋润万物。
后来,百姓发现只要这座大山被白色云雾笼罩,这里就可能下雨。为此,人们为了感谢八龙的恩德,渴望风调雨顺,就在山上建了龙祠祭拜他,并把这座大山叫作八龙山或白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