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木雕

王氏木雕

木雕在阳原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清道光年间,西城居民王德在北京琉璃厂一木雕作坊打工,常给宫廷制作木雕制品。之后,这门技艺代代相传。

“文化大革命”期间,木雕的图谱资料、实物等被烧毁。第四代传人王守文、第五代传人王义只能在生产队做一些粗活。第六代传人王建中年纪尚小,但他对木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偷偷向爷爷王守文学习绘画技术,以及刻刀、凿子、铲、钻、斧、刨等技法。“文化大革命”后,王守文手把手将濒临失传的木雕技艺悉数传给了儿子王义以及孙子王建中。

改革开放以来,王建中与弟弟王建明对木雕技艺重新整理,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在继承前辈木雕技法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创意,雕出的作品出神入化。他以地产山榆、山柳、山桦为主要原材料,将其破开晾置3年以上,再拼成板材使用。他完全靠手工操作,以浮雕、镂雕见长,做工细腻,造型独特,产品远销京津等地。作品有太师椅、大屏风、八仙桌、八宝几案、福寿佛龛、鱼缸、笔筒等上百种。1997年,王建中开始加工仿古家具以及木雕作品,大部分木雕制品被北京、香港客商收藏。近10年来,王氏木雕在延续宫廷家具的传统风格基础上,又开发出浮雕、透雕和圆雕三大类80多种产品,一大批精品相继问世。王建中创作的《四美图》中人物的发丝粗不足0.5毫米,精雕细刻,刀刀见功。

img

王氏木雕 八仙过海

2008年,王氏木雕入选张家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保护名录,并已申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6月,在第二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会上,王氏木雕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