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

剪纸

阳原剪纸,俗称窗花。它起源于当地农村,最早是农家妇女用色纸和剪刀,自剪自贴,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人物、花鸟、鱼虫、兽类、图案花纹、自然风貌、戏曲故事、神话传说等,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后来发展为刀刻纸,男人们也被吸引,参加手工业刻制。当地群众每逢新春佳节到来之际,都用剪纸来装饰门、窗,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

img

剪纸 迎新春 刘振汉

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广大民间剪纸艺人的长期实践,阳原剪纸不仅创造了大量日臻完美的优秀作品,而且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民间剪纸艺人。

东城剪纸艺人刘振汉,以阳刻为主,素以刀工精细驰名。他的剪纸特点是构图新颖,饱满朴实,造型剔透玲珑,生动优美,既有浓厚的装饰趣味,又有很大的实用性,极具欣赏魅力。他的作品曾在国内十余家报刊发表。2002年,他创作的书法作品《劝学》、剪纸作品《迎新春》发表于《河北日报》“画廊”副刊上。是年,受省文化部门有关领导的委托,他作书治印赠送日本友人巨东英。2005年,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征集活动,作品入编《中华名家翰墨精品集》。他创作的近百幅剪纸作品,先后发表于《光明日报》《文汇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华北民兵》《河北日报》《张家口日报》等报纸杂志,彩色剪纸《课余》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美术展览。其艺术成就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1990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img

阳原剪纸 学生手工

西城王万金曾拜蔚县剪纸艺人周永明为师,细节的镂刻,一丝不苟,精致,细腻,受到人们的赞赏。后来,他将剪纸技艺传授给家人。他的妻、儿在农闲时从事剪纸,销售于阳原、内蒙古、张家口坝上地区,颇受广大农民喜爱。

在县城,每逢春节,剪纸艺人用红、蓝、绿色纸张剪出各种图案的窗花摆在地摊上出售。绝大多数人家选择喜庆的红色窗花张贴,只有少数人家为闭孝选择蓝、绿色窗花。

改革开放以后,阳原县剪纸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迅速发展。每逢腊月,全县乡村集市市场上,出售窗花的不下七八十家,他们绝大多数是自剪自售的民间剪纸艺人。上市窗花,多见阴刻,彩色艳丽,民族特色浓厚,点缀得冬市如春,呈现一派繁荣兴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