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5 水产品类原料的营养价值
[学习导读]
水产品是指由水域中人工捕捞、获取的水产资源,如鱼类、软体类、甲壳类、海兽类和藻类等动植物。其中,可供人类食用的水产资源加工而成的食品,称为水产食品。水产品类原料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良好来源。
[项目要求]

水产品类原料
1.了解水产品类原料的分类。
2.掌握鱼类的营养成分特点。
3.了解虾、蟹、贝类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用。
4.了解其他水产品类原料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用。
知识介绍
水产品类原料为淡水鱼、海产鱼、虾、蟹、贝类及藻类的统称,其中,以鱼为主。水产品类原料味鲜可口,营养丰富,并且易于被消化吸收。我国海岸线长,渔场面积大,水产资源丰富,可供食用的水产品种类繁多。水产品类原料能供给人体优良的蛋白质,以补充谷类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的不足,同时还能供给人体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水产品类原料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如甲鱼、乌贼骨等。
2.5.1 鱼类营养成分特点
按照鱼类生活的环境,可以把鱼分为海水鱼(鲱鱼、鳕鱼、狭鳕鱼)和淡水鱼(如鲤鱼、鲑鱼等)。根据生活的海水深度,海水鱼又可以分为深水鱼和浅水鱼。
1)蛋白质
鱼类蛋白质含量为15%~22%,平均为18%左右。其中,鲨鱼、青鱼等含量较高,在20%以上。鱼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较平衡,与人体需要接近,利用率较高,生物价可达85%~90%。鱼肉中水分含量较大,肌肉纤维短细,结缔组织少于畜肉类。因此,鱼肉比畜禽肉细嫩,更易被消化吸收,是人体动物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除了蛋白质外,鱼还含有较多的其他含氮化合物,主要有游离氨基酸、肽、嘌呤类等。
2)脂肪
鱼类脂肪含量为1%~10%,平均5%左右,主要存在于皮下和脏器周围,肌肉组织中含量甚少。不同的鱼脂肪含量有较大差异,如鳕鱼含脂肪在1%以下,而河鳗脂肪含量高达10.8%。鱼类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一般占60%以上,熔点较低,通常呈液态,易被消化吸收,消化率为95%左右。鱼类的脂肪构成与禽类不同,不饱和脂肪酸约占脂肪含酸量的80%,而且长碳链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较大,故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有显著作用。鱼类脂肪所含不饱和脂肪酸中以油酸最多,易氧化酸败。鱼类脂肪中必需脂肪酸含量较少,且饱腹作用不及畜禽类。
3)糖类
鱼类糖类含量较低,约为1.5%。有些鱼不含糖类,如鲳鱼、鲢鱼、银鱼等。糖类的主要存在形式为糖原。鱼类肌肉中的糖原含量与其致死方式有关:捕后即杀者糖原含量最高;挣扎疲劳后死去的鱼类,体内糖原消耗严重,含量降低。
4)维生素
鱼肉含有一定数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维生素B2、烟酸等的含量也较高,而维生素C含量则很低。一些生鱼制品中含有硫胺素酶和催化维生素B1降解的蛋白质,因此大量食用生鱼可能造成维生素B1的缺乏。鱼油和鱼肝油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也是维生素E(生育酚)的来源。
5)矿物质
鱼类矿物质含量为1%~2%,其中,硒和锌的含量丰富。此外,钙、钠、氯、钾、镁等含量也较多。海产鱼类富含碘,有的海产鱼富含碘500~1 000 μg/kg,而淡水鱼含碘仅为50~400 μg/kg。
2.5.2 虾、蟹、贝类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用
1)虾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用

虾
虾富含蛋白质,含量在18%左右,脂肪和糖类含量在3%左右,矿物质与维生素含量也很丰富。以鲜虾为例,每100 g含硫胺素0.01 mg,核黄素0.05 mg,烟酸1.9 mg,维生素E 2.79 mg,钙146 mg,铁3.0 mg,磷196 mg。中医认为,虾性温味甘、微温,入肝、肾经。
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虾壳就有镇静作用;虾皮中矿物质含量丰富,每100 g虾皮含铁4.0 mg,虾皮中含钙量达总量的1%左右。虾是少年儿童和老年人补钙的良好来源。此外,虾皮也含较多的碘。
2)蟹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用

蟹
蟹可分河蟹、海蟹、湖蟹等。蟹肉蛋白质含量较高,约15%;脂肪含量较低,为2.6%~5.6%;糖含量为5%~8%。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也很高,以蟹为例,每100 g中含维生素A389 μg,硫胺素0.06 mg,核黄素0.28 mg,烟酸1.7 mg,维生素E6.09 mg,钙126 mg,铁2.9 mg,锌3.68 mg,磷128 mg。中医认为,蟹肉性寒,味咸,具有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清热、滋阴之功效,常与姜、醋佐食,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3)贝类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用

贝类

鲍鱼

鱿鱼

牡蛎
贝类是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的一类软体动物的统称,如扇贝、鲍鱼、淡菜、牡蛎、乌贼、鱿鱼及田螺等。贝类除与鱼类虾蟹类含有相同的呈味物质外,还含有琥珀酸钠,构成贝类特有的鲜味。
①干贝是栉孔扇贝或日月贝的闭壳肌的干制品。干贝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是高级的滋补品。每100 g干贝中含蛋白质63.7 g,脂肪3 g,糖类15 g,矿物质5 g,并含微量琥珀酸。
②鲍鱼又名九孔鲍壳,名石决明。鲍鱼甘鲜肥美,营养丰富,每100 g鲍鱼中含蛋白质19 g,脂肪3.4 g,糖类1.5 g,还含有较多的钙、铁、碘、维生素A、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鲍鱼蛋白质含量高,还有能够抑制癌细胞细菌及病毒等微生物的物质。鲍鱼肉与壳均可入药,鲍鱼肉具有养血柔肝、行痹通络之功效,石决明具有平肝、清热明目之功效。
③鱿鱼又名枪乌贼,每100 g干制鱿鱼中含蛋白质66.7 g,脂肪7.4 g,糖类3 g,钙100 mg,磷39 mg,铁4.4 mg,干制鱿鱼是筵席制作中常用原料之一。
④牡蛎又名海蛎子,是海产软体动物,肉味鲜美,生熟均可食用。牡蛎蛋白质含量丰富,锌的含量也比较丰富,其含量可高于100 mg/100 g,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学生活动
章鱼保罗在2008年欧锦赛的时候莫名其妙地火了一把,创造了12猜11中的纪录。请你叙述章鱼的营养特点、食性和烹饪应用。

2.5.3 其他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鱼翅
1)鱼翅
鱼翅由鲨鱼鳍制成,鱼翅的质量以背鳍为最好,鱼翅中有一层像肥膘一样的肉,翅筋层层排列在肉内聚,胶质丰富,翅筋蛋白质缺乏色氨酸,属于非优良蛋白质。每100 g鱼翅中含脂肪0.3 g,钙146 mg,磷194 mg,铁15.2 mg。中医认为,鱼翅味甘咸性平,具有益气、开胃、补虚等功效。

海参
2)海参
海参属棘皮动物,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每100 g干制海参含蛋白质75.5 g,脂肪1.1 g,糖类13.2 g,矿物质4.2 g。我国历来把海参视为滋补品,它可补肾、益精、养血润燥。其蛋白质所含氨基酸大致与鱼肉相同,只是含量较少,但海参素能抑制某些癌细胞的生长,并抑制多种霉菌,还可治疗中风痉挛性麻痹。中医认为,海参性微寒,味甘、咸,归肺、肾、大肠经,具有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止血等功效。

甲鱼
3)甲鱼
甲鱼又名鳖、团鱼等。每100 g甲鱼含蛋白质15.3 g,脂肪1.1 g,糖类26.6 g,钙124 mg,磷430 mg,铁3.0 mg,维生素A27.3 μg,硫胺素0.07 mg,核黄素0.14 mg,烟酸3.8 mg。此外,甲鱼还含有动物胶、碘及维生素D等物质。中医认为,甲鱼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消痞、滋阴清热、平肝息风、软坚散结等功效。因此,甲鱼自古被视为滋补佳品,其肉和血皆可入中药。

海蜇
4)海蜇
海蜇,又名水母,属于腔肠动物,海蜇含水量在90%以上,经加工处理后含水量也在60%以上。海蜇中间肉厚者称“海蜇头”,边缘肉薄者称“海蜇皮”。海蜇含蛋白质12.3%,糖类4%,还含有钙、磷、铁、碘等矿物质,以及B族维生素、烟酸、胶质等。因此,海蜇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平肝解毒、治疗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功效。
知识拓展
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
酸性食物是依据流行的酸性体质理论而来的,而不是指食物直接测试pH值的分类。酸性食物是指经过消化后最终形成氮、碳、硫、氯、盐等酸根留在体内的食物,如牛、羊、猪、鸡、鸭、鱼肉、谷物等。
酸性食品通常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食品,因含硫(S)、磷(P)、氯(Cl)元素较多,在人体内代谢产生硫酸、盐酸、磷酸和乳酸等物质。
碱性食物是食物经燃烧后所得灰分的化学成分中主要含有钾、钠、钙、镁等元素,其溶于水后生成碱性溶液,这类食物包括各种蔬菜、水果、豆类、奶类以及坚果中的杏仁、栗子等。
酸碱性食品的划分不是根据口感,而是根据食物在人体内最终的代谢产物来划分的。如果代谢产物内含钙、镁、钾、钠等阳离子,即为碱性食物。反之,硫、磷较多的即为酸性食物。因此,醋和苹果味道虽酸却是碱性食物。
常见的酸性食物有:蛋白质食物类,高脂肪食物类,高碳水化合物类,果冻类甜品、布丁等。
常见的碱性食物有:蔬菜类、水果类、调料及香草等。
常见的中性食物有:奶油、人造黄油、油类、玉米、蜂蜜、茶。

蔬菜、水果

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