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4 掌握《食物成分表》的使用方法
[学习导读]
食物的营养价值如何评定呢?也就是决定食物营养价值的因素有哪些呢?在评定某种食物的营养价值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食物中营养素的品种及不同营养素的含量为多少,可以对每一种食物的各种营养素和热能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确定其含量。一般来说,可以通过食物成分表获得各种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食物成分表是营养配餐的基础。
[项目要求]
1.理解食物成分表的构成。
2.明确表中各种符号的含义。
3.在营养配餐中,能熟练使用食物成分表。
知识介绍
食物成分简编表所列食物品种是我国居民的主要食品,包括主食和副食。每种食物的营养素含量是具有代表性的数值,它不是含量最高的也不是含量最低的数值,而是一个适中的数值。也就是说,全国各地的人都可以采用此数值,而不至于过高或过低地估计。
食物成分表——食物一般营养成分(部分)

4.4.1 食部
食部就是可以吃的部分,不包括应该丢掉的和不可以吃的部分。例如,带骨头的肉,只能吃肉而要将骨头丢掉,橘子不能吃皮和核等。在表中标明“食部”为80%的,就说明这种食物只有80%可以食用,其余部分不可以吃。本表中所列的“食部”只是按大多数人的食用习惯计算。例如,有的人连皮吃苹果,只是不吃核,那么“食部”就可能是90%;如果不吃皮也不吃核,那么“食部”就可能只有80%。因此,“食部”的多少,也可以按每个人的食用习惯去改变它的比例。
4.4.2 各种营养素的计算方法和说明
1)能量
“能量”不是直接测定的,而是由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含量计算出来的,每1 g蛋白质或1 g碳水化合物在身体内可产生4 kcal能量,而每1 g脂肪可产生9 kcal能量。每1 kcal相当于4.184 kJ。过去习惯以kcal表示“能量”的计量单位,而现在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为kJ,故本表中“能量”一栏列出两种计量单位,即kcal和kJ。
2)蛋白质
表中“蛋白质”一栏是指粗蛋白,它除了蛋白质以外,还含有一点其他的含氮物质,故不是纯蛋白质。但各国食物成分表中均以“蛋白质”表示,而不用“粗蛋白”表示。人们在计算食物中蛋白质时可按表中所列数据值计算。
3)碳水化合物
这不是直接测定的值,而是计算出来的,成分表中均以100 g可食部计算。因此,100 g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的计算,即:
100 g -(水分 + 蛋白质 + 脂肪 + 膳食纤维 + 灰分)g = 碳水化合物g
4)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它不是由一种成分构成的,而是包括很多组分,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角质等不可溶纤维,另外,还有果胶、树脂等可溶性纤维。这里提到的纤维为不可溶性纤维,不包括可溶性纤维。可溶性纤维在水果和豆类中含得较多,略少于不可溶性纤维,而谷类食品中只含少量可溶性纤维,主要含不可溶性纤维。
5)维生素A、胡萝卜素和视黄醇当量
维生素A学名为视黄醇,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以视黄醇当量(微克,μg)为计量单位,这是因为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变成维生素A,但1 μg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只起到相当于0.167 μg维生素A所起到的作用。而1 μg维生素A起到的作用相当于1 μg视黄醇,所以在表示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含量时都以视黄醇当量计算。动物性食物一般只含有VA而不含有胡萝卜素,但植物性食物中只有胡萝卜素而不含VA。为了以它们的生理功效计算含量,就将VA的含量折合成含多少 μg的视黄醇当量。1 μgVA = 1 μg视黄醇当量,1 μg胡萝卜素 = 0.167 μg视黄醇当量。
6)B族维生素
B族维生素有很多种,表中仅列出了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和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它们都是可溶于水的维生素,故又称为水溶性维生素。油脂中几乎没有这两种维生素。
7)维生素C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表中只列出食物中总抗坏血酸的含量,它包括氧化型的维生素C和还原型的维生素C。水果中含有还原型维生素C。两种类型的VC在体内均起到相同的生理作用。
8)元素钙
元素钙是身体内需要较多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铁(Fe)、锌(Zn)和碘(I)是人体内含量较少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但它们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元素,而且必须从食物中获得。本表中只列出了这4种最为重要的元素。
9)脂肪和脂肪酸
脂肪是由甘油三酯和脂肪酸构成的。脂肪中的甘油三酯是提供能量的重要成分。1 g脂肪在身体内可产生9 kcal能量。脂肪可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两大类。动物脂肪含饱和脂肪酸多,在常温下为固体;植物脂肪含饱和脂肪酸少,而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在常温下为液体。
10)胆固醇
胆固醇存在于动物性食物的脂肪中。动物食品中脂肪含量较高,则胆固醇含量也相对较多。在蛋黄和动物的肝、肾和脑以及鱼子中含胆固醇较多。
11)酒类
酒类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酒精),它为人体提供的营养主要是能量,1 g酒精在身体内可提供7 kcal能量。酒的度数是由酒中含有的乙醇的毫升数(mL)决定的,如每100 mL酒中,有58 mL是酒精,则此酒的度数即为58°,但所含酒的重量,实际上则只有50 g,因此只产生350 kcal能量。白酒只供给能量,其他种类的酒中所含营养素也很少。啤酒中含有少量的B族维生素和蛋白质。因为酒类和其他食物相比,含营养素很少,因此表中未列出其他营养素的含量。
4.4.3 表中符号的说明
食物成分表中所用符号有以下几种:
“…”或空白表示“未检出”,就是说这种营养素未能检测出来,但不表示这种食物中绝对没有这种营养素,而是含量太少了,测不出来。
“—”表示未测定,即这种营养素未做检测,但不表示该食物中没有这种营养。
“微量”表示测出的营养素含量太少,由于表格位置的限制无法将具体数值列入表中。
“0”表示该食物中不含这种营养素。
4.4.4 食物分类和排序的说明
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将主食和副食按吃的多少来排列先后顺序。本表中将食物分为23类。例如,第一类为主食,即米、面、杂粮等谷类食物及谷类做成的食品;其次是豆类,如大豆、红小豆、绿豆及豆制品,如豆腐等。主食之后是副食,而副食以蔬菜为主,蔬菜中又分为叶菜类,如菠菜等;根茎类,如萝卜、土豆等;瓜果类,如黄瓜、辣椒、茄子等;再以后排列了肉类、蛋类等。除此之外,还有小吃和酒类等。
讨论探究
以自己昨天中午的午餐为例,结合食物成分表计算三大产热营养素的质量,并探究是否符合营养要求。
知识拓展
1.书名:中国食物成分表:第一册
作者:杨月欣、王光亚、潘兴昌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书名: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一册
作者:杨月欣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3.书名: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二册
作者:杨月欣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营养配餐软件的使用方法
主导航界面中的“配餐设计与分析”功能区包括三个子功能:营养菜肴设计、营养配餐及分析和配餐方案设计。在具体设计营养食谱时分以下几步完成。
第一步:了解配餐软件安装及使用方法
第二步:菜肴数据库建立
在进行营养配餐工作时,需要先完成营养菜肴的设计。所以,在开始使用“配餐大师”软件之前,首先要在系统中输入配餐所需要的各种菜肴,建立丰富的菜肴库。“配餐大师”软件在默认情况下,预置了一些基本的菜肴分类。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系统预置的菜肴分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这些分类进行修改和删除,或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编制菜肴分类和组织各分类下包含的菜肴。这些菜肴是设计一日食谱时选择菜点的基础。
第三步:食物营养成分管理
会添加食物原料的营养资料及查阅相关营养资料。
第四步:数据备份与还原
将设计好的营养菜点和营养食谱进行保存和再运用。
第五步:一日食谱的设计
将设计好的营养菜点分配在各餐中。
第六步:配餐方案设计与分配
设计配餐方案分配给有共同营养需求的不同人群。
第七步:食谱评价与调整
将设计好的食谱进行营养分析,与原料及营养素的目标参考摄入量相比较,调整烹饪原料的种类和数量,进一步完善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