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东渡日本与济州岛历史遗迹
青年时代的徐福,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入海找过三神山。因此,他十分了解古渤海的情况,精通海上航行之技术。由于徐福学识渊博,通晓天文、地理、海洋等知识,掌握医药、炼丹、航海等技术;所以至战国末年,他已成为齐国方士中的代表人物。秦始皇东巡时,徐福上书请求入海求仙,秦始皇命他带领童男女往求仙药。公元前210年,徐福率领数千童男女及五谷百工,从家乡北海岸的黄河营古港起航东渡。船队离港之后驶向庙岛群岛南端的南长山岛,再逐岛北上横渡渤海海峡,抵达辽东半岛南端的老铁山。徐福等人沿辽东半岛南海岸东航至鸭绿江入海口,然后沿朝鲜半岛西海岸南行到济州岛,最后渡过对马海峡到达日本的北九州岛岛。这条航路的优点是沿途海岛隔水相望,导航目标明显。岸上山岭绵延,陆标清晰可辨。途中多天然良湾,船队航行较为安全,泊锚避风和补充淡水比较方便。这条古老的航线是公元七世纪以前,中国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海上往来唯一的一条交通要道。
徐福一行人在东渡日本途中,曾在韩国济州岛上做过较长时间停留,留下了许多活动遗迹。济州岛人民对有关徐福的历史遗迹格外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现选择其中四处简介如下:
一、朝天浦,传说徐福率领的东渡船队,曾在济州岛北部沿海的金塘浦靠岸登陆。徐福等人在岸边岩石上刻下“朝天”二字,于是此地的地名就改称为“朝天浦”了。近几年来,当地一些有识之士在这里勒石立碑,纪念徐福到过此地活动。
二、汉拿山,相传徐福带领童男女在朝天浦登陆后,登上了海拔1950米的瀛洲山(后改称汉拿山)。他们来此寻找长生不老草,果真在山上找到了“岩高兰”(即今天的灵芝草)。汉拿山为韩国第一座高山,历史上济州岛就称为瀛洲,并有著名的“瀛洲十景”。
三、西归浦,传说徐福一行人沿着瀛洲山(汉拿山)南麓下山到达西归浦,然后从西归浦起航返回中国。他们在西归途中又折向东行,最后到达了日本。在朝语中,“西”字和“徐”字的念法相同,所以,“西归浦”也就是“徐归浦”。
四、徐市过之,据说徐福带领东渡人员在济州岛停留期间,在正房瀑布石壁上刻下“徐市过之”四个大字。这处重要的石刻可惜今日已不存在,只可通过照片来了解其昔日风貌。
韩国济州岛上有关徐福的民间传说和历史遗迹,完全可以证明徐福等人确实到过此地,它不但成为中韩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而且还是两国进行徐福文化交流活动的载体。西归浦市政府和徐福研究组织,为了纪念徐福在东渡日本途中到过济州岛,于1999年10月,举行了首次“徐市过之”祭祀、游行和公演活动。龙口市连续四年派出代表团前往西归浦,参加有关纪念徐福的七十里庆典活动。两地频繁的徐福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增进了中韩两国的传统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