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北印度

进入北印度

玄奘法师得高昌王这样大力的帮助,路上比较顺利,但所遇艰危的事情还是很多的。到屈支国(新疆库车)时,因凌山雪路未开,停了60余日。出发后突遇一伙2000余骑的强盗,幸因他们分赃不习自斗而散,才得化险为夷,不曾遇难。

凌山即天山,在葱岭北端,这座凌山是峰高触天,千年冰雪,积而为凌,春夏不解,汗漫连云,仰望皑然一片,没有边际。偶有凌峰摧落路侧,或高百尺,或广数丈,蹊径崎岖,登涉艰难;加以风雪杂飞,寒冷彻骨。“悬锅而炊,席冰而寝”艰困情况,可想而知。这样走了七天,方出山口,徒侣之中,冻死的已居十之三四,牛马死亡的比率更大,出山后见一清池(旧称热海,即伊朗色克库尔),方圆4500里,循岸行500余里,才到素叶城。晤及当时出名的叶护可汗。可汗是突厥国王,居大帐中,盛陈仪仗,金碧辉煌,颇为庄严。因三年前印度沙门婆罗颇伽罗,曾为他讲经,所以对玄奘法师也很欢迎,并直率的劝玄奘法师道:“法师不必往印度国,那里天气很热,十月相当此间五月。看你的容貌,到那里怕会被热气融化;而且人们黑得很,没有什么气派,实在也不足一看!”玄奘法师当然不作考虑,他也并不留难,很快就派人护送起行。于是经过险要的突厥的关塞铁门,又经过十三国,到了缚喝罗国。玄奘法师在那里,观礼佛迹,并跟般若羯罗,读了月余的《毗婆沙论》(小乘“一切有部”的一部大论,书意云广释)。然后经揭职国,渡大雪山(兴都库什山)。大雪山是“层冰峨峨,飞雪千里”,艰险之状,还要超过沙碛、凌山,但过了这个艰险的在雪山,也就进入北印度了。

当时的印度,是一个个小国林立的局面。玄奘法师进入北印度后,到处观礼圣迹,学习经典。曾在迦湿弥罗国,跟七十余岁的著名的法称法师学《俱会论》、《正理论》(都是小乘重要著作)及《因明》(印度的逻辑学)、《声明》(印度的文字文典学)。那里有重视学术的传统,有96万字的佛教经典论文刻在赤铜上保存下来,玄奘法师为学这些经论,在那里停留了两年。

由迦湿弥罗国西南行700至半茹嗟国,复东行400里至遏逻要罗国,接着渡旃达罗婆伽河。当路过波罗奢大森林时,遇到五十几个强盗,他和同伴的衣服资财,都被劫夺净尽,但强盗还不甘心,仍挥刀驱迫他们进一枯池,想来个集体屠杀。这池里长着很多的蓬棘萝蔓,他与一沙弥深入棘林中,望到池南有个水穴,可让人通过,乃相偕溜出。迅速地跑了二三里路,方始遇到一个农夫。知道了详细情形后,农夫就吹角告警,集合了80余人,各带武器,急急赶到那面,救出被困的人,然后相携投入村中。被困的人人悲泣,独玄奘法师欢乐如常,大家颇觉奇怪,问他怎么能这样安闲?他说:“人生之贵,莫过性命,性命既存,他何所忧?我国书上说:‘天地之大宝曰生。’大宝既在,小小衣服资财又算得了什么呢?”说得众人即时也都转悲为喜,从这里可以充分看出玄奘法师具有令人难及的洒脱和涵养。

第二天到磔迦国东境一大城,在那里的大庵罗林中,遇一传说已七百岁的老婆罗门,这个人身体魁梧,学问渊博,他知玄奘法师等遭难,号召市民救济。玄奘法师为市民讲经,极受欢迎,得到的毡布等赠品,多得使被难诸人用都用不完。他在那里停留一月,跟老婆罗门学《经百论》、《广百论》(都是大乘空宗重要著作)。然后从此东行500余里,至那仆底国。那里有位大德叫毗腻钵腊婆,原为北印度王子,学问极好。著有《五蕴论释》,《唯识三十论释》。玄奘法师特住14个月,跟他学《对法论》(即阿毗达摩论),《显宗论》、《理门论》系因明论着等。接着又到摩烂达那国,跟大德旃达罗伐摩学《众事分毗婆沙》四个月,然后才进入中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