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明
(1908—1976年)
我国第一位环球探险家。1930年,22岁的潘德明加入了“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一行8人从上海出发,经南方诸省,到达当时还是法国殖民地的安南(越南)。一路的辛苦让其余7人打了退堂鼓,只剩下潘德明一个人。潘德明没有丝毫犹豫,他立下誓言,要“一往无前,表现我中国国民性优于世界,使知中国是向前的,以谋世上之荣光。”在清迈,他买了一辆自行车。骑车经柬埔寨、暹罗(泰国)、马来亚到达新加坡。新加坡的华人奔走相告,为祖国出了潘德明这样的有志之士而倍感自豪。
1931年4月3日,在新加坡侨胞的资助下,潘德明连人带车登上开往印度的巨轮。在印度,潘德明拜会了文学泰斗泰戈尔、圣雄甘地、政治新秀尼赫鲁,他们都在他的《名人留墨集》签名赠言。潘德明曾深入印度腹地,穿越原始森林。一天早晨,躺在树杈上的他刚一睁眼便吓了一跳,原来树下一只大老虎正张牙舞爪。幸好,进原始森林前,附近的村民赠送给他一面铜锣。他取出铜锣,拼命敲击。老虎不知是因惊惧锣声还是为潘德明勇敢的气势所摄,万分不情愿地转身离去,潘德明松了一口气。从印度西北角,取道波斯、伊拉克。沿幼发拉底河向叙利亚行进的路上,潘德明遇上了一伙强盗。当强盗们得知他是环球旅行家时,非但未抢分文,还供应好吃好喝,将其护送出管辖地盘。
在耶路撒冷,潘德明的自行车不幸被盗,从此开始一双大脚走天下。旧中国工业落后,人民生活困苦。潘德明做梦都希望自己的祖国强盛起来。游历欧洲16国,他挑选的多是工业城市,希望能从中获取工业救国的药方。然而,他失望了。30年代30年代,欧洲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由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法西斯阴影笼罩整个欧洲大陆。在一封家信里,他写道:“到了欧洲,工业发达的国家都在我眼前了。但我现在见到的只是一片愁云惨雾,把我原先的圆满理想辗得粉碎。”潘德明带着遗憾离开了欧洲,乘船来到美国。
在华盛顿,他受到罗斯福总统的亲切接见。美国是他逗留时间最长的国家,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美国。有一件事令他十分感慨。在底特律,福特汽车公司的讲解员送给他一个小纸盒,里面装着石英石、铁矿砂等12种生产汽车的原料。小盒上写着:“人必须向地球索取他们需要的东西”。这12种原料中国各地储藏丰富。这件事促使潘德明想赶快回到祖国,要为祖国发掘珍贵的矿产。经加拿大、古巴、巴拿马,漂洋过海至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跨过巴士海峡,第二次来到新加坡。从马来亚、缅甸到云南。1937年7月潘德明终于回到出发地——上海。潘德明这次环球探险行程数万里,经过40多个国家,历时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