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险恶,风波多
徐霞客在遍游名山时遇到的险滩,除了自然环境的因素外,来自人事的挫折也不少。由于明末社会的动荡不安,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封建迷信的盛行,徐霞客的探险旅行生涯中,又横增了许多风波。
1636年(崇祯九年),徐霞客由浙入赣。12月初,由吉水乘船,溯赣江赴吉安。当船行到海林时,突然有一小船顺水间来,靠近徐霞客搭乘的货船时,从小船跳下来多个粗壮汉子。这伙人跳上了货船后,不分青红皂白逢人就打。还恶狠狠地说:“我们是押解官银的,小船出了故障,现在要征用你们这条船,你们赶快到我们船上去,谁敢反抗,我们就杀谁。”原来这是一伙强盗,目的是想抢劫船上的货物。
徐霞客看破了他们的诡计,便对他们说:“既然你们是押解官银的,这儿离吉安府很近。你们何不和我们一起到吉安,到了那儿,衙门自会给你们安排船只使用。”那伙强盗一听便恼羞成怒,有的高喊“杀了他”,有的主张“把他扔到河里去”。因为他们的目的只是抢劫货物,所以没真的动手。那伙人忙于把货船调头,可顺流而下。徐霞客趁货船调头、靠近岸边之际,一跃而跳上岸去。他飞快地找到默林的保长,保长带了一大帮村民,呐喊着赶到河边。那伙强盗一看形势不妙,赶快跳上小船逃走。货船上的人纷纷感谢徐霞客,船主人拉着徐霞客的手,更是感激万分;“多亏了先生,否则让那伙人带走,不要说货物全部损失,连性命也难保啊。”类似的情况,徐霞客在赴湖南衡阳的路上也碰到过,且比前次更为危险。
1637年(崇祯十年)2月,徐霞客一行溯湘江去衡阳傍晚,船停泊在离衡阳还有70多里路的新塘站,准备在此过夜。船上除徐霞客外,还有同行的静闻和尚和姓顾的仆人,以及其他一些旅客。当晚是春雨初晴,徐霞客在船头欣赏这荒江月色,直到夜深才回舱安睡。至半夜,忽然听见一片嘈杂的喊声,向舱外望去,只见岸上有一群人举着火把、挥舞着武器向停泊在岸边的几条船冲过来。徐霞客暗惊“又碰上了强盗。”急忙把放着旅费的小木匣藏好,然后想从船尾跳入江中,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强盗已冲上船尾。徐霞客怕暴露了读书人的身份,赶忙把手中一件绸衣扔掉时,强盗已冲入舱中,挥刀乱砍。有的旅客从睡梦中惊醒。来不及穿衣就被砍伤。有的旅客跪下求饶,强盗也不理睬,照样挥刀。
徐霞客一看情况不对,不顾一切地纵身往江中一跳。由于事出慌乱,脚被船上的竹筒绊倒,身体与船篷一起翻入江中,头却先入水,灌了几大口江水。幸亏徐霞客熟悉水性,江边水浅只到腰部。他挺身站起,慌忙淌水而去。此时,江边有一个人从强盗手中逃了出来,把徐霞客救到船上。他回头望去,他搭乘的那条船已燃起熊熊烈火。徐霞客心中既挂念静闻和尚和姓顾的仆人,又担心放旅费的小木匣是否给强盗拿去。等强盗散去后,他急忙找到原地。只见姓顾的仆人被人救出,光着上身,身受四刀,静闻和尚却不见人影。徐霞客帮仆人包扎好伤口,邻船的客人又送给他们几件衣服御寒。主仆二人身无分文,连摆渡钱也掏不出来,相扶着蹒跚而行。幸亏静闻和尚赶来寻找他们,原来那些强盗见静闻是个和尚,居然没有动他。他也趁机把徐霞客的部分文稿、日记抢了出来。躲上岸后,见强盗已散,才出来寻找。徐霞客的财物,小木匣内的旅费,已被强盗取去,能把部分文稿、日记保存下来,也是不幸中的大幸事。在这样严重的挫折面前,有人劝徐霞客暂时回家,但他探险旅行的意志不变。在友人的帮助下,他借到20两银子作旅费,又踏上了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