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致行业之兴者在于人才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无论哪一行,都需要专业的技能和专门的人才。商业保理是当今全球贸易金融创新发展的方向,是国家正在推动试点发展的新兴业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的人才队伍,对商业保理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人才奇缺是企业最大的焦虑,本领恐慌是人才最大的恐慌。自2012年国家商务部推动商业保理试点工作以来,商业保理企业注册数量呈现井喷式发展的态势,由初期的数十家增长到2015年底的2 346家,有没有懂保理、会管理、符合资质要求的高管人员和有没有具备商业保理专业技能的业务骨干,已经成为商业保理企业完成组建和开展业务的制约条件。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尚没有开设专门的商业保理专业,也没有成体系的培训教材。商业保理行业的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来自金融机构或相关的经济领域,对商业保理知识和实务的学习大多来自于网络和零星书刊的碎片化知识。因此,建立培训体系、开发培训教材、统一行业语言、规范行业标准,是目前商业保理行业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在全国率先开设商业保理实验班,以时任上海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院长陈霜华教授为主组成的专门团队,制定了系列培训教材的编写计划,为商业保理行业的人才培养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上海浦东新区是2012年最早被国家商务部列为行业试点的两个地区之一,上海浦东商业保理行业协会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专业商业保理行业协会之一。协会一成立,就把人才培养和业务培训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时任协会副会长的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陈霜华教授分工负责培训工作。在商务部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上海浦东商业保理行业协会联合开发系列培训教材,是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实践,也是协会培训工作的重要抓手。
从五千年前巴比伦王朝的萌芽时期,到20世纪欧洲的成熟发展,伴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进程,商业保理的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创新。上海是一个在20世纪初就以“东方华尔街”的美誉远播四海的城市,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和自贸区金融创新的先发优势,将会为商业保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提供更多的创新元素。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始终站在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的前沿,对教材编写和人才培训进行不断的丰富和创新。
致行业之兴者在于人才,成行业之治者在于培训。我相信,我们正在努力和将要开展的工作,将对上海市乃至全国商业保理行业的规范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是为序。
上海浦东商业保理行业协会会长
国核商业保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时运福
2015年10月23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