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崂山的山路上

通往崂山的山路上

坐满士兵的敞篷吉普在前,刘淇安的轿车在后,罗锋坐在刘淇安轿车的副驾驶位置上。

罗锋:“司令,我们要去哪里?”

刘淇安:“去找一个人。”

罗锋:“找谁呀?”

刘淇安:“去了就知道了。”

罗锋还想再说什么,看到刘淇安闭上了眼睛,就没再多问。

刘淇安疲惫忧伤的面容。

(幻出画面)

别克轿车在崂山攀山路上行驶。

车内,黎靖问刘淇安:“司令,您怎么突然想起游历崂山?”

刘淇安:“‘青即战役’就要打响了,在战事爆发之前,出来散散心,喘口气,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呀!”

黎靖:“司令的内心深处,是舍不得崂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吧?”

刘淇安:“小黎呀,你是越来越会揣摩我的心思啦!”

……

车外,山峦叠翠,怪石奇秀,松竹茂盛,泉水潺潺,曲径通幽。黎靖看得入了迷:“司令,这是什么地方?我怎么觉得好像到了人间仙境似的。”

刘淇安对司机说:“停车,快到了,我们下车走走吧。”

下了车,刘淇安指了指前方不远处说:“前面不远就是蔚竹庵。”

黎靖:“蔚竹庵?是个道观吧?”

刘淇安点点头:“这个地方在青岛崂山所有道观中,是颇有特色的一个。自古至今,这里就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们的炼丹寻仙之处。这里自然生态环境极好,庵东涧谷,竹林茂盛,涧中流水淙淙,被誉为‘蔚竹鸣泉’。十多年前,诗人郁达夫游历至此曾赋诗一首:‘柳台石屋接澄潭,云雾深藏蔚竹庵。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风景似江南。’”

黎靖:“司令的记忆力真好!”

……

刘淇安、黎靖在庵前的石阶上坐了下来。

黎靖轻声问刘淇安:“司令,这里面有仙长、道姑吗?”

刘淇安:“有啊,应该有。”

黎靖:“我想进去看看。”

刘淇安:“改天吧,今天没时间了。伯吉尔将军邀请我共进午餐,我们得早些赶回去。”

黎靖的好奇心依然很浓:“司令,你说,这些仙长、道姑一辈子就在这里生活,他们难道不寂寞吗?”

刘淇安:“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寂寞也许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但对于出家人来说,正是他们修心养性的理想境界。”

黎靖:“我总觉得他们很神秘似的。”

刘淇安:“其实,他们和我们都是一样的人,没什么神秘的。”

黎靖看看周围的秀美景色,打趣道:“这里就像世外桃源,有朝一日,我要是出家,就到这里来。”

刘淇安呵呵笑道:“出家可不是闹着玩儿的。除了信仰以外,与个人的经历、遭遇有密切关系。有许多人信教或者出家,都是为了逃避尘世。难道你也想逃避吗?”

黎靖笑了:“那倒不是。我就是觉得挺有意思。”

……

(幻回画面)

轿车和吉普车相继驶进蔚竹庵门外的一块空地上。

士兵纷纷跳下车,在蔚竹庵的门外等距离散开,进入警卫状态。

罗锋首先下车,给刘淇安开门。

刘淇安走下轿车,整了整军容,然后对罗锋说:“让士兵在门外守候,我们进去看看。”

罗锋:“是!”

罗锋向一班长交代好了之后,就随刘淇安来到蔚竹庵门口。

罗锋敲门。

一位年长的道姑出来开门。刘淇安一见,正是上次他和黎靖来接夫人时见过的乙芳仙长。仙长也认出了刘淇安,向刘淇安微微点头笑了一下。但看到站在刘淇安旁边的罗锋,特别是看到门外那些荷枪实弹的士兵,她的眉头皱了一下。

刘淇安说:“仙长,请不要介意,我们只是路过此地,来找一个人。”

仙长:“请问施主,你们要找谁?”

刘淇安:“一个刚刚出家的姑娘,仙长见过,就是上次和我一起来接夫人的那个姑娘。”

仙长表情木然:“这里没有你们要找的人,施主,请回吧。”说着,仙长回身就要进观。

“等等!”刘淇安向罗锋使了个眼色,罗锋立即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银圆塞到仙长手中。

刘淇安:“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请道长笑纳。”

仙长看看手中的银圆,有些犹豫不决。

刘淇安:“仙长,我们今天来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看看她。哪怕看一眼就走。”

罗锋满腹狐疑,悄声问刘淇安:“司令,是不是黎机要官出家了?”

刘淇安未置可否,他的两眼一直看着仙长,等待答复。

仙长思忖片刻,退回银圆,说:“只能在远处看,不能接近,更不能说话。”

罗锋:“为什么?”

仙长:“心静师妹正准备拜师、受戒,不便打扰。”

刘淇安:“好吧,我答应你。”

仙长:“请跟我来。”

刘淇安和罗锋前后脚走进蔚竹庵。院落幽雅,风格古朴,有明、清两代所刻立的三块石碑。

这是一个前后两进的庭院。仙长把刘淇安和罗锋领进正殿,说了句:“二位施主请稍候。”然后离去。

正殿中分别供奉真武大帝、慈航真人和三官大帝神像。其中真武大帝和慈航真人神像是用檀木精雕而成,三官大帝神像为铜铸,规模不大,很有特色。正殿东壁,立有《蔚竹庵碑记》,碑身五十公分见方,记载该庵占地四亩,系明万历二十一年三月立;正殿西壁,立有《重修蔚竹庵庙记》,系道光十九年四月立,碑身一米见方,记载重修蔚竹庵经过;在正殿墙外基石上,立有清嘉庆二十一年刻石,记载蔚竹庵始建年代。殿壁的另一侧题有古诗一首:“峭石开青壁,嶙峋不记年。叩门惊宿鸟,隔涧听流泉。树老含秋色,峰高入暮烟。蓬君栖隐处,遥望白云间。”

刘淇安站在三位神像面前,微微合目……

罗锋看了刘淇安一眼,也学着闭上了眼……

不大工夫,仙长回来了,对刘淇安说:“二位施主跟我来。”

刘淇安和罗锋跟随仙长走出正殿,来到对面的一间小屋的窗外。仙长说:“二位施主就在这里看一眼吧。”

刘淇安:“不能进去?”

仙长摇了摇头。

刘淇安透过窗棂向里看去。室内光线暗淡,但人影依稀可辨。里面有两个人,一个坐着,一个站着,她们都穿着黑色布衣。虽然只能看到她们的侧后身,但刘淇安仍然一眼认出了坐在地上的正是黎靖。站着的那个人是个年长的道姑,她在为黎靖梳理头发,编织发髻。

见此情景,刘淇安鼻子一酸,眼眶里顿时盈满泪花。

(幻出画面——只有画面和音乐,没有对话声音)

绥靖区司令部大楼走廊内,黎靖婀娜的走路姿态;刘淇安坐在写字台后侧耳聆听,露出痴迷的眼神……

黎靖怀抱着“百合仙妃”金像,犹如年轻的母亲抱着婴儿,款款地走在华灯初上的栈桥上……

黎靖给刘淇安做头部按摩,刘淇安刚要起身,被黎靖轻轻地按住……

刘淇安和黎靖在探讨人生的话题……

刘淇安挥泪阅读黎靖的诀别留言……

(幻回画面)

刘淇安老泪纵横……

罗锋给刘淇安递上一块手帕。

小屋内,黎靖背影——乌黑的头发,修长的颈项,宽绰的布衣;黎靖的膝盖——一颗颗晶莹的泪珠不断地滴落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