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岸临时军用码头
到了前海岸临时军用码头,露丽远远地看到,军车战马几乎堵塞了通往码头的大小路口,解放大军站在码头上一字排开,左右都望不到头。码头的后面,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
露丽赶紧下了车,左挤右拥总算从人堆里钻到了前面。她向大海极目远眺。在烟波浩淼、烟雾缭绕的大海深处,还能看到一簇簇、一撮撮轮船的桅杆,它们影影绰绰,时隐时现;眼前的海滩上,各种杂物随处可见,一片狼藉。不难想象,在几个小时之前,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
一个头戴破草帽、肩背麻袋、拄着拐杖的拾荒老人,在拼命地捡着地上有字迹的纸片。突然,老人凑到露丽的身边,目不转睛地看着露丽:“露丽小姐,真的是你呀!”
露丽定睛一看,不由惊诧道:“桐教授!”
桐教授呵呵笑道:“作为研究历史的,眼前的一幕幕真是令我一生难忘。我必须亲眼看见这历史性的一页是怎么翻过去的。不管怎么说,我跟刘淇安也算是老朋友了。他想请我去台湾,我没有跟他去。现在到码头来为他送行,尽一下老朋友的礼数,也算对得起他刘淇安了。”
露丽看到桐教授肩上的布袋,不禁纳闷儿:“桐教授,您这是……”
“哦,一路上顺便捡了点资料。”桐教授扬了扬手中的麻袋,“刘淇安炮制了一份《告全体官兵书》,我看了,写得不赖,总算明白了一些事理。”说着,从麻袋里找出一份,递给了露丽。
露丽顺便浏览了一眼。
《告全体官兵书》部分内容——
为了保障吾人之光荣历史,为了担起中华民国的复兴责任,除全体袍泽、共同体认上述意义外,兹再列举吾人今后生存奋斗,所必须守必须为之五点,与全体袍泽勠力共勉之。
一、变革生活意识。吾人今后要以乱世忠臣的生活为生活,要以贫家孝子的生活为生活,吾人要为克服物资的穷困而生。
活,要为报仇雪耻、复兴革命而活。无论上下,不分阶层,一律要打破过去一切依赖寄生享受的旧念头,以破衣粗食、尝胆卧薪、劳动生产作为吾人生活的新标准。在复兴革命未成功之前,吾人对革命要做顶高顶大的准备,对个人的生活享受要做最苦最低的打算。
二、实行铁的纪律。纪律为军队的命脉,固为人尽皆知之事,然过去所表现者,实大感不够;南行以后,应换一副新的作风,众人皆醉,我们要独醒,众人皆乱,我们要独整。今后对内要亲下敬上,尊崇体制,珍惜公物,服从命令。对外要不拉夫,不扰民,不强住民房,不强行买卖。一切作为,不使民众轻视离心,钳制有纪,守分爱民,为我们今后革命成功的最大法宝。应朝夕注意,应念兹在兹。
三、防范疾病,重视卫生。国家的财政日益困难,医药的补给更为缺窘;且南方的气候,北人当之最初不惯,凡我袍泽于南行之后,吃饭饮水要留意,零食水果要小心。医务人员应负起官兵保健之责,部队主官应肩起督促预防检查之任,这件事比什么都重要,望大家要将其视为保障团体生命的根本。
四、时时检讨缺点错误,刻刻注意图强革新。过去我们剿匪之所以失败,是失败于本身的缺点错误太多,而又不知检讨改正、图强革新。时代是进步的,学术是进步的,而奸匪今后暴乱祸国的伎俩,亦可能跟着变换。我们的历史固然光荣,我们的抱负固然卓越,假若我们不知过、不改过、不革新、不前进,则一切将趋于幻灭!为了生存,为了革命,为了缩短这革命复兴的时间,为了拯救全国的父老,早早脱离奸匪的蹂躏,我们必须痛定思痛,洗心革面,首先实行这检讨错误、图强革新的口号。其实行之道,在每遇一问题,每受一教训,不分昼夜普遍地展开各阶层的小组会议,虚心研习检讨,即时付之力行;不问部队、不分官兵,大家要竞强图进,各不示弱。
五、生死一致,同德共心。凡在青岛同撤退者,今后应遵奉本绥区干训班之信条“上下一条命,全军一个心”。不分部队官兵,不分文武阶层,无论到任何时际,身处任何环境,心须做到互信互赖,相救相应,互通有无,患难与共,有团体的利益,无个人的私便,以成革命的兄弟之师,国家的父子之兵。期能消灭奸匪,救出民众,重新收拾残破的山河。
“写得是不赖。”露丽把《告全体官兵书》塞进桐涤非的破麻袋,“桐教授,你见到刘司令了?”
桐教授摇摇头:“刘长官我是没见到,可是国军撤退时的狼狈相我见到了。那哪叫撤退呀!简直就是逃跑,丢盔卸甲,溃不成军呀!”
露丽:“桐教授,您老人家大智若愚,您的专著《青岛国军大撤退》一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了。只是桐姐不在了,您要好好照顾自己……”
桐涤非的眼睛顿时黯淡了,泪水盈满眼眶:“我的雪儿,跟随子威一起去了,我把她葬在了子威的身边……”
露丽:“桐教授,别难过。如果您不嫌弃,我露丽从今以后就是您的女儿!”
桐涤非慈祥地看着露丽,爱怜地抚摸着露丽的脸庞,泪水终于不可遏止地倾泻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