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发展的核心内容

第二章 心理活动发展的核心内容

心理在身体和灵魂之间构建了可以让三者彼此交融的空间。同时,心理以其强大的觉察功能,觉察着身体、心理与灵魂三者构建的生命个体,也觉察着个体之外的整个物质世界。

个体对生命的觉察主要通过与重要他人的互动来完成。觉察可以将个体身心灵无意识内容不断意识化,并且把意识化的部分进行整合。人际互动推动了个体社会性情感的发展。个体对物质世界的觉察,主要通过人与物的互动来完成。觉察可以了解物质的运动、成分、形态,以及抽象数理规律。人与物的互动,大大推进了个体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感觉、直觉、情感与思维,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四种意识功能,也是四种觉察方式。这四种方式每个人都拥有,它们之间没有好坏之分。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发展出自己的优势功能和辅助功能,觉察方式逐渐清晰。

觉察方式与觉察内容不同,之前讨论的婴儿全能控制感、非黑即白的分裂感、“坏”感受的向外投放,是其早期“主体”性感受的具体内容。这些感受主要是对婴儿半岁之前的无意识内容的推测,从终生发展的角度来看,不同时期的内在感受包含着不同的内容。

个体的自我意识,既包含如何认识自己的生命,也包含如何看待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还包含如何理解自己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从诞生到死亡,个体的自我意识将经历怎样的变化?有研究者用划分阶段的方式,向我们描述了这些变化。

下面将介绍两位研究者的描述,一位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他的人格发展阶段论,描述了不同阶段个体的情感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另一位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他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描述了不同阶段个体能够思考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