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出来的小岛

长出来的小岛

A小宝是一位5岁男孩,正在上幼儿园中班。预约心理咨询时,妈妈称孩子小时候由自己照顾,养育环境比较宽松。半年前因为居住地迁移,孩子从一个管理很严格的幼儿园,转到了一个管理较为温和的幼儿园。进入新的幼儿园,孩子多次攻击小朋友,打老师掐老师,嫌老师向家长告状,老师劝妈妈给孩子转一所幼儿园,目前老师已经拒绝孩子入园。已经临近放暑假,妈妈只好告诉孩子幼儿园提前放假了,孩子现在每天待在家,由外婆照顾。

咨询师了解到,A小宝和父母,一直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外婆帮助妈妈照顾小宝。父母感情好,父亲出差机会比较多,妈妈很漂亮,工作很努力,外婆和妈妈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都比较高。小宝足月顺产,没有生过大的疾病,上幼儿园之前妈妈给小宝报过不少兴趣班,目前他对画画特别感兴趣。原来的幼儿园老师很严格,小宝在那里比较活泼,但没有表现出特殊的攻击行为。

妈妈带A小宝来咨询室之前,告诉孩子这是一门游戏课程,孩子很感兴趣。第一次沙盘游戏工作结束之后,孩子表示想继续上这样的课。整个工作持续了十二次,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其间咨询师与小宝父母进行了四次家长谈话,每次谈话时间一小时。


A小宝视角(第一盘)


仙女(位置1)


仙女(位置2)


树丛中的大母神(黑色)


棺材里的石子

A小宝第一次来咨询室,妈妈送他来,介绍咨询师是游戏课老师,告知一小时后来接他,妈妈就走了。小宝用愉悦的声调礼貌地称呼咨询师为“阿姨”,和咨询师一起进入沙盘室,开始玩沙盘。

工作结束后的盘,里面的东西满满当当。小宝最先放进去食物,后来又拿走了。之后放了风车、手推车、大母神、大海船、很多树木、深海鱼、蜘蛛、家具、石子……放东西的过程中,一会儿让咨询师闭上眼睛,一会儿让咨询师睁开眼睛,摆放的过程中自言自语说着沙具的名字。

A小宝继续往沙盘里放东西,荷花、桌子、骷髅、棺材、两只眼睛、盒子等,在有内部空间的物品里再次放入小东西……拿东西的过程中,A小宝不小心把一个小男孩沙具掉在了地上,沙具小男孩的脖子摔断了,小宝对沙具说:“对不起,小哥哥。”把沙具放进咨询师手里,咨询师平和安静地接过来,没做更多回应。

A小宝继续放东西,又放了门墙、房子、断桥。放断桥的时候小宝想把断桥弄坏,他看了看咨询师,放弃了这个想法。之后又继续放了恐龙、厨房、骷髅头、星星、月亮……直到沙盘里面几乎没有空隙。最后小宝拿了一个带翅膀的仙女,一边问咨询师喜欢不喜欢,一边把仙女放在盘子的边缘(位置1),这看上去非常危险,因为很容易被碰到而掉到地板上。咨询师很认真地回答说喜欢,没有做其他回应。过了一会儿,A小宝把仙女放进沙盘左下角的草屋中间(位置2)。

在咨询接近结束的时间,A小宝也结束了沙盘,他对时间的把控非常准确。他说:“我都忘记这是玩的课程了,我害怕下次不让来,希望我能多玩几次。”咨询师问:“妈妈说这个课程有多少次呢?”小宝说:“12次。”咨询师说:“那我们就能玩12次了。”妈妈按时来接小宝,小宝主动对咨询师说:“下周我来,你等我哦。”咨询师回应一定等着他。

重点细节分析:A小宝能够很快适应新环境,投入游戏中。沙盘中的物品非常多,物品的色彩、形状、空间、种类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性,有内部空间的沙具都被填充了小沙具,还有不少沙具被掩埋在沙子里面。可以感觉到:A小宝的内在空间就像沙盘呈现的一样,丰富、杂乱、拥挤、冲突、隐藏……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就是A小宝不断对规则进行试探。虽然沙盘工作开始之前,咨询师没有提及任何规则,但不能任意破坏物品,应该是A小宝已经习得的规则。整个工作过程中,A小宝有三次行为与“破坏”沙具有关。第一次是他不小心在拿沙具时将小男孩摔到地上,小男孩脖子摔断了,小宝很自然地说了对不起,并且直接对着沙具男孩喊小哥哥,之后把损坏的沙具放在了咨询师手里。

第二次是A小宝在拿断桥的时候,想把桥完全掰断。断桥模型中地面是连贯的,桥体是断开几截的,小宝想掰断的时候,看了看咨询师,虽然咨询师只是温和地看着他,他还是停止了掰的动作,把断桥放进了沙盘。

第三次是A小宝对仙女做出的行为,他一边问咨询师是否喜欢这个仙女,一边直接将带翅膀的仙女放在沙盘边缘。只要稍稍一碰,仙女就会摔下去。咨询师回应喜欢,过了一会儿小宝就把仙女放进沙盘了。

这三次与“破坏”有关的行为,第一次出乎小宝的意料,并且确实造成了破坏的事实。第二次断桥本来就是一件有损毁意义的沙具,小宝拿到它的时候破坏的冲动呈现出来,但小宝看了看咨询师还是忍住了破坏冲动,咨询师似乎代表着某些正在约束着小宝的现实规则。第三次小宝把仙女放在沙盘边缘,这个将仙女置于危险的动作,充满了主动试探的味道,他在试探咨询师会怎样面对这种危险。咨询师没有做出任何反应,给了小宝自己选择的空间,他接下来选择将仙女放入盘中。

三次与“破坏”有关的行为中,A小宝表现出关联于现实规则的三种不同感受。小男孩摔坏了,小宝有真诚的歉意,但他只能接受摔坏的现实;断桥引发的破坏冲动,小宝能察觉也能对自己进行现实约束,没有出现进一步的破坏行动;仙女放在沙盘边缘,危险与安全完全掌握在小宝手里,小宝最终选择了安全。整个工作中,在咨询师不给予过多干预的状态下,A小宝呈现出了很好的控制感与协调性。

A小宝只有五岁的年纪,还不能用语言表达内在很复杂的感受,但在做沙盘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其内在的冲突与混乱,也可以看到其自我控制与自我协调的能力。A小宝的核心冲突,体现为遵守规则与突破规则之间的冲突,也体现为色彩清丽造型优美的仙女,与同样有翅膀的黑色大母神之间的冲突,也体现为黑色的棺材与里面白皙的石子之间的冲突。

沙盘游戏工作中,第一个沙盘往往能够呈现出来访者初始的整体状态,之后的沙盘是在初始状态上的持续调整。A小宝所面临的冲突中,和规则有关的部分,正是我们之前提到的父性养育功能的内容;和仙女与大母神有关的部分,正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母性养育功能的内容;和棺材与石子有关的部分,正是极端冲突状态下与生死感受相关联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具有对立的两面性,A小宝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整合着它们,接下来的沙盘工作将为他提供一个象征性的操作空间。


A小宝视角(第二盘)


树丛中的大母神(黑色)


棺材和黑盒子

第二次做沙盘,A小宝先放了骷髅棺材和宝石,又放了风车,接着放了餐桌以及一小篮食物,放了冰箱,嫌冰箱小,又找了黑盒子在里面放入蛋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A小宝将大母神放在了上一次仙女所在的位置。仙女与大母神之间的对立性很清晰。小宝拿了一个小的天使,让她在沙盘里的高楼上(十厘米左右)摔下来,小宝重复这样的动作很多次。上次工作中小宝将仙女放在沙盘边缘,现在的动作达到了让她摔下来的目的。小宝还拿了一个小水井放在了沙盘的左上角,左上角除了水井没有其他沙具,看起来宽敞一些。陆续放沙具的过程中,小宝依旧让咨询师按他的命令闭眼睁眼。

这次沙盘工作中,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一个是A小宝说:“我要去拉屎”,并且让咨询师全程陪着他,最后给他擦屁股。幼儿园中班的小宝,是完全可以自己擦屁股的。在象征意义上,A小宝将自己身体里最不洁的东西呈现给咨询师,这几乎是对咨询师最高形式的接纳与袒露,也几乎是对咨询师最大的考验。当然这些接纳与考验发生在无意识层面,小宝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这些意义。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A小宝一边手拿海螺,一边唱海螺歌,歌词全部都是海螺来陪伴自己的内容。小宝对海螺聊起自己的幼儿园,他说:“我在幼儿园没有一个朋友,你能做我的朋友吗?幼儿园放两个月的假,我现在不去幼儿园。”咨询师没有询问也没有回应,只是听着小宝自言自语。

A小宝全程都比较关注时间,他做完沙盘的时间正是咨询快结束的时间,他说外婆不让来这里玩儿,他有些担心以后能不能继续来,咨询师回应说妈妈讲好的12次肯定是可以来的。


A小宝视角(第三盘)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用来交换的)书籍


加水的水井


(故意弄坏的)蛋

第三次工作时,A小宝一进来就说自己已经拉屎了,外婆说自己在这里拉屎不好。小宝带来了书籍模型,要和咨询室里的相同模型进行交换,咨询师同意了。小宝邀请咨询师一起参与游戏,他拿了尖塔、被俘的普罗米修斯、水井、手电、哨子、一对鸭子,在水井里加上了水。咨询师拿了一对白菜、算盘、小兔子……有一个装着四个蛋的蛋窝,小宝悄悄地弄坏了其中三个,把它放在沙具架子上,没有放进沙盘。咨询师知道这一切,但小宝以为咨询师不知道。

A小宝这次很快做完了盘,盘里的东西不再像以前那样拥挤,盘的中心位置放了一个被俘的普罗米修斯,这是一个为人类盗取火种而受罚的神,他每天被飞鹰啄食内脏。小宝并不知道这个故事,他也许只是选择了这个沙具所呈现出来的痛苦。

A小宝做完沙盘后选择玩涂色书,涂色时小宝问怎么玩?咨询师让小宝制订游戏规则,小宝涂色中故意违反自己制订的规则,让咨询师批评他,并且再三强调自己可以承受批评。事实上小宝的涂色只是有些地方超出了框架,并没有严重的错误和后果。咨询师没有批评,只是说你很棒的,不需要批评。A小宝问这是真话还是反话?咨询师表示是真话,小宝说要和咨询师做朋友,分开的话会想咨询师。最后走的时候小宝带走了他交换来的书籍模型。


A小宝视角(第四盘)


断头的恐龙


吓人的蜘蛛

第四次工作时,A小宝想涂色,咨询师陪着他,看到小宝的笔触力量强且方向混乱,提议小宝可以尝试着加快或者减慢,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力量和方向,小宝很开心地试来试去。快涂完一张的时候,小宝要咨询师陪他去厕所大便。

从厕所出来之后,A小宝开始玩沙盘。盘中心位置是之前出现过两次的黑色大母神,小宝说这也是一个会飞的仙女,但是一个坏仙女。小宝这一周看了三集哈利波特电影,沙盘中的一个恐龙被小宝称为“鹰头马身有翼兽”,这是电影里面的一个角色。小宝悄悄用力将恐龙的头扭断,他对咨询师说是不小心的,咨询师予以默认。他把恐龙头拧断后,拿其他恐龙来救,在拿其他恐龙的时候,小宝不小心撞到沙具架,沙具架上的东西倒了很多。小宝有些抱歉,这时咨询师指出撞到沙具架是不小心的,刚才拧断恐龙是故意的。A小宝说别告诉妈妈,咨询师说这里发生的事情都不会告诉妈妈。

之后A小宝拿了蜘蛛,放在咨询师头上吓唬咨询师,咨询师没有表现出受惊也没有制止。小宝接着用树叶给蜘蛛做翅膀,和咨询师相约下次用胶水来修复恐龙,再把树叶翅膀粘在蜘蛛上。这次沙盘工作中,A小宝和咨询师之间,因为规则进行了比较有冲突张力的互动,澄清了“破坏”行为背后的不同动机状态。


A小宝视角(第五盘)


仙女


修复后又粘上翅膀的小男孩

第五次工作时,A小宝拿了红绣球、卡通小猪、美人鱼,一边拿一边说:“我们今天就放好的东西,没有我的允许不能放坏的东西。”接着又拿了带翅膀的仙女和一座桥。A小宝看到万能胶以及断了头的恐龙,想起上次约定的修复计划,还想起了摔断头的小男孩,以及那个装蛋的窝,提出要修复它们。修复的时候,剪了纸翅膀粘在了小男孩的背上。在粘翅膀的时候,A小宝叫“妈妈”,咨询师本能地答应了一声,A小宝说:“不是小男孩在叫,是我在叫。”小宝和咨询师一起笑了。工作中小宝又叫咨询师陪他去厕所大便。

有几个沙具也被胶水粘在纸上了,A小宝说可以留到下一次吗?咨询师说;“小男孩的翅膀可以一直保留,其他的东西不能保留到下一次。”小宝说:“有别的小朋友也来玩吗?”咨询师说:“别的小朋友也会来玩,像我们现在这样子,认真地一起玩。”A小宝说:“当然,是的。”

小宝需要面对一个现实,咨询师是此刻他心里面很亲近的人,他想用“妈妈”来称呼,但这个人也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的事实并没有让此刻的陪伴变得不好。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体验,从小宝的反应中可以看到,他在逐渐涵容这些复杂的情绪。


A小宝视角(第六盘)

第六次工作中,A小宝对咨询师说:“我能不能下次改一个时间?你改动了一次时间,我也改动一次吧。”咨询师说可以。接着小宝开始玩涂色书,在涂色过程中主动尝试控制快慢轻重,涂边缘的时候会慢下来,涂中心的时候速度会加快。小宝边涂色边和咨询师聊天。

A小宝说:“如果发大洪水,你淹死怎么办?”

咨询师说:“我努力保护自己,不让自己淹死。”

A小宝说:“我会魔法,我可以救活你。”

咨询师说:“谢谢你。”

A小宝说:“我想淹死怎么办?”

咨询师说:“你也要保护自己。”

A小宝说:“我要先救你,你最重要。”

咨询师说:“你先保护好自己再来救我。”

A小宝说:“我还是要先救你。”

大约还剩15分钟的时候,A小宝要做沙盘。做盘的过程中,A小宝在盘里发现了一个残破沙具,说是他自己弄坏的。咨询师知道这不是他弄坏的,于是告诉小宝自己知道不是他弄的,也知道人们弄坏东西时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这次工作中,小宝表达了对咨询师强烈的接纳,甚至愿意牺牲自己来救处于危难中的咨询师。某个时刻,在小宝心里面,与咨询师之间的关系价值,超出了他个人生命的价值,或者说两个人的生命价值连接在一起,这种感觉类似母子共生的状态。咨询师表现出爱护自己的态度,是在向小宝做出示范,关系有价值,关系中的个体也有价值。


A小宝视角(第七盘)


公主


天鹅

第七次工作中,A小宝一进来就先上厕所拉屎,让咨询师全程陪着。做沙盘的过程中,要求咨询师把头扭过去,语气很凶狠地威胁不能转过来。咨询师说:“我同意你的建议,但我不是怕你。”A小宝语气很假地说:“我最不……讨厌你。”他是想说“最不喜欢你”,但临时改为“最不讨厌你”。

之后做盘的时候,A小宝用手肘尝试攻击咨询师面部,咨询师说:“如果这样我就不靠近你了。”A小宝停止攻击。结束时小宝表示要带走一个沙具小人,咨询师不同意,他把沙盘中的公主拿起来,放进咨询师手里。接着问:“这是第几次了,能否两个小时算一次,这个地方倒闭了怎么办?”

本次工作中,沙盘中心是一片水域,水域中心是一对天鹅。沙盘中还有一位被贝壳圆形环绕着的公主,以及一对新婚夫妇和一对米老鼠伴侣。画面与之前相比,轻盈了不少。事物成对出现,呈现圆形图案,这些都充满对立整合的意味。A小宝出现了针对咨询师的语言与动作攻击行为,咨询师对自己做了保护,小宝随后调整了言行,双方互动很自然,没有激荡起很大的情绪张力。

第八次工作时,A小宝感冒咳嗽,自己带了一本涂色书、一盒水彩笔和一包干果。他没有做沙盘,只玩自己的涂色书。涂色5分钟后他要去拉屎,这次咨询师问自己可以从厕所里出去吗?他自得地说:“你想你能出去吗?”言下之意他不让走咨询师就不会走。

从厕所出来继续涂色,A小宝在动作快慢、边缘勾画中的控制感大有进步。小宝边涂边教咨询师怎样涂,怎样区分颜色。之后小宝称干果里有草莓干,太甜,妈妈不让吃。他拿到草莓干就咬一点点,放在咨询师手里让咨询师吃,放了三次咨询师吃了三次。小宝说:“我专门看你吃不吃?我咬了,上面有我的口水。”说完把一个草莓干含进嘴里,又吐出来,给咨询师吃,咨询师拒绝了,两个人同时笑起来。

A小宝的行为充满试探,但对试探的结果又充满信心。无论上厕所时不让咨询师离开的自得,还是自己咬过的草莓干咨询师不会嫌弃,他都很确信咨询师对他的接纳。与此同时,A小宝也知道边界在哪里,当自己吐出来的草莓干被咨询师拒绝时,他和咨询师相视大笑,正是两个人对于边界的默契共识。


A小宝视角(第八盘,第9次)


食物筐


水井

第九次工作中,A小宝拿了大母神放在中央,拿了洗澡间、橱柜,拿了一盒子食物放在右下方。之后要去拉屎,从厕所出来后拿了几乎所有的绿色植物,在沙盘中间放了一排,拿了一对婚礼夫妻和一对荡秋千的小孩放在树前面,又拿了彩虹、蜘蛛、小女孩。小宝把小女孩埋进沙里,将彩虹放在上面,又挖出小女孩,说小女孩得救了,把小女孩送给咨询师。之后把加油站放在彩虹附近,拿风车小屋、水井放在左上角。把自己水壶里的水倒进水井里,喝了一口井里的水,之后将水壶里的所有水倒入沙子,将湿沙翻起来,洒在所有树上,将所有东西都破坏掉,说来了暴风和洪水……只有位于咨询师这一侧的食物没有动。

这是A小宝最大的一次破坏行为,他不是破坏某一个沙具,而是破坏了整个沙盘画面。某个沙具在小宝心里是属于咨询室或者咨询师的,而他创造出来的沙画世界是属于他自己的。沙画世界遭遇了暴风与洪水,整个画面都被毁坏了,这也是小宝内心世界在遭遇暴风与洪水之后的情景。在遭遇灾难之前小宝救了小女孩,灾难之后小宝保留了食物,这些都让生命有了延续下来的可能。


A小宝视角(第九盘,第10次)


重建的世界(仙女)


全部毁坏的世界

第十次工作中,A小宝在沙盘左下角摆了房子,右上角摆了易拉罐的小酒,让咨询师闭眼,在咨询师头上放了螃蟹、蜘蛛和蝎子,又让咨询师睁眼,咨询师表示惊讶但没有表现出恐惧。之后A小宝要去大便,从厕所出来后在沙盘上方放了货车轨道,两头也摆了屋子和城堡,称这是两个火车站,一个中国的一个加拿大的。之后在沙盘中做出工地,放了很多车,很多建筑物,包括危楼断桥,之后放了白云、太阳、月亮、星星。这些东西都是分散放的,但遍布整个沙盘。

还有5分钟就要结束的时候,A小宝将所有东西推倒,说这是骷髅的力量,现在是骷髅的世界。咨询师问:“你是不是不想结束?”A小宝说:“不想结束,但必须结束,我只能接受,你一定要记住我的名字。”咨询师也表示了对小宝的不舍,小宝拥抱了咨询师。随后小宝站在沙盘旁边说:“还有时间。”他将所有的植物拿出来,将带翅膀的仙女拿出来,说:“你看这个世界多美丽。”

按照妈妈和小宝的约定,一共进行12次工作,小宝在第九次工作结束时,就开始数剩下的工作次数。现在是第十次工作,小宝的毁坏行为和整体工作即将结束,这是一个被外在力量毁坏的世界,这个外在力量是小宝不能控制的,小宝认为这也是咨询师不能控制的。但是当咨询师表达对小宝的不舍之后,小宝重新建设了一个世界。

在内在感受中,不得不中断的是小宝和咨询师的关系。关系的中断,就像内在世界的毁灭。小宝要求咨询师一定要记住自己的名字,这是小宝让关系存续的方式;咨询师的不舍,让小宝知道咨询师也有着与自己相同的感受。正是因为咨询师理解到了小宝的感受,彼此之间的关系就不会中断,世界就不会毁灭,小宝就有了重新建构的力量。


A小宝视角(第十盘,第11次)


长出来的小岛


角落里的骷髅

第十一次工作中,A小宝拿了三个跳舞小女孩摆在沙盘右侧,接着用手拨沙,在沙盘中间拨出一个圆形水域,在水域中心用沙子做了一个小岛,小宝说这是一个爱心岛。小宝一边做沙盘一边讲故事,说没人知道湖心有个小岛,这个小岛是自己慢慢长出来的,别人以为上面没有人。其实这是一个仙女的,小宝在上面放了两个跳舞女孩,两棵大树,两棵小树,带翅膀的仙女,水上放了三朵莲花,一条沉船,很多鱼。小宝说附近有一个黑魔岛,上面有骷髅。但他们不是真坏蛋,只是太活泼了。小宝做盘的时候,对咨询师说:“就算课结束了,我也知道你在这个世界上。”

沙盘中间有三层圆形区域,最外围是沙,中间是水,水中依旧是圆形小岛,这个三层圆形区域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整合状态。小宝的语言也在表达着同样的信息,他说就算课结束了但咨询师还在这个世界上,这个世界指现实世界也指他的内心世界。这样的语言来自小宝的真实感受,因此具有自然朴素的哲理性和穿透力。可以看到,小宝已经可以将这段关系整合进自己的内心世界了。除此之外,小宝还提到了黑魔岛上的骷髅,说他们并不是真坏蛋,只是太活泼了,这是小宝对自己身上冲动性力量的接纳与整合。

第十二次工作,A小宝带来了自己的涂色书,进入咨询室后直接开始涂色,随后翻出白纸开始画,并且一口气不停地画下去,让咨询师给他的画涂色。他画得特别有创意,咨询师说:“你的画,你可以制订规则,怎样涂色?可以涂几张?他人可以带走几张?你都可以制订你的规则。”A小宝一共画了12张,画完后结束了这次咨询,也结束了整个咨询。

在之前的工作中,A小宝提出过带沙具回去,咨询师没有同意。涂色的时候,总会提出带画纸回去,咨询师约定每次只能带三张回去,小宝曾经多次争取改变这个规定,但咨询师始终坚持不改变。所以这次小宝自己创作出可以涂色的图画,咨询师特意指出其拥有制订所有规则的权力。

在咨询进行到第九次的时候,小宝已经重新开始了他的幼儿园生活,妈妈为他重新选择了一个幼儿园,孩子在新的幼儿园适应良好。沙盘工作期间,咨询师和A小宝的父母进行了四次谈话,第一次了解了小宝的基本情况以及求助原因,这次谈话小宝不知道。接下来每四次工作后,咨询师会和父母沟通一次。和父母谈话是经过小宝同意的,谈话只涉及如何更好地理解孩子。内容包括:不需要刻意为孩子制造挫折、多一些肯定句形式的表达、了解孩子需要用攻击释放怎样的能量、对原则的坚持不是必须伴随负面的情绪表达、理解孩子的爱以及孩子对爱的渴求等。A小宝的父母每次都会很认真地参与讨论,表示在生活中也会对亲子沟通加以改进。

幼儿沙盘个案中,幼儿感受到的父性与母性功能、消极与积极功能之间的冲突,以及冲突之间的整合,都会在沙盘工作中呈现出来。沙画与沙具、行为表现与身体反应,是幼儿表达自己的主要方式,语言表达比成人少很多。

在A小宝的沙盘工作中,小宝多次在行为上试探,既试探咨询师对规则的坚持以及坚持的态度,也试探咨询师对他的接纳程度。身体层面上,小宝十二次工作中有七次去厕所大便,这已经不是小宝能够随意控制的行为,而是身体的自然反应。身体选择在咨询室排泄废物,同样小宝也在咨询室卸载着他的精神负担。创作最后一幅沙画的时候,小宝说湖心的小岛没有人知道,小岛是自己长出来的,这是多么贴切的语言,如此形象地描述着小宝内在整合性力量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