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仙
2025年09月16日
独角仙
独角仙又称“双叉犀金龟”,因其胸部有一根刺状突起,故而得名。全世界共有独角仙1400多种。我国独角仙的种类较贫乏,迄今仅记载30余种,常见于我国华东、华南地区。
独角仙雌、雄异型,雄虫头上有一个强大的双分叉角突,分叉部缓缓向后上方弯指。不包括头上的角,独角仙的体长可达35~60毫米,体宽18~38毫米,呈长椭圆形,脊面隆拱。雌虫体型略小,头上粗糙而无角突,但头面中间隆起,横列小突3个。前胸背板中央前半部有“Y”形洼纹。3对足强大有力,末端均有一对利爪,是攀爬的有力工具。
独角仙的幼虫生活在腐烂的木头或泥土中,以朽木、腐殖质为食;成虫则靠吸食树汁为生。
独角仙一年繁殖一代,成虫通常在每年6—8月出现,多为昼伏夜出,有一定的趋光性。雄性独角仙的真正对手是自己的同类。它们绝不容许其他的同性个体在自己的取食领地活动。战斗有时一触即发,有时又会相持很久。但若有异性的存在,战斗多会来得很快,战败者不是灰溜溜地逃走,就是在瞬间被掀下树去。
独角仙不仅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入药的是雄性独角仙,人们常在夏季捕捉,有镇惊、破瘀止痛、攻毒及通便等功效。日本人非常崇拜独角仙,日本武士的头盔就是模仿独角仙的头部形状做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