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叶蛾

枯叶蛾

夏夜的路灯下,我们总能或多或少地看到一些虫子围着灯光飞舞,当然其中少不了喜欢“扑灯”的飞蛾。如果它们飞累了停下来,若注意观察就会发现这些蛾子像是从树上掉下来的黄叶,这便是枯叶蛾。

枯叶蛾是对昆虫纲鳞翅目枯叶蛾科的通称。触角呈双栉齿状,雄虫的栉齿较长。成虫口器退化,不再进食。体型粗壮,中至大型的蛾类,不少种类静止时因斑纹呈枯叶状而得名。幼虫化蛹前先织成丝茧,故又有“茧蛾”之称。枯叶蛾分布广泛,全世界已知的约有2000种,以热带居多,中国约分布有200种。体粗多厚毛,大多在夜间活动。雌、雄异形,雌蛾笨拙,雄蛾活泼并且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

多种枯叶蛾幼虫具有毒针毛,此类针毛多密生于中胸与后胸背面的黑褐色横纹部,受刺激时,将头部向腹面弯曲,向前方突出毒针密生部,毒针毛的长度在0.063~0.137毫米之间,放在皮肤上并无任何感觉。但是经过摩擦而刺入皮肤,不久便会有瘙痒刺痛感,并会生出很多点状红斑,引起红肿,严重时甚至还会发烧,不久数个红斑融合呈荨麻疹状,此种痛痒通常会持续2~3周。毒针若不慎入眼,则可能会引起角、结膜炎。因此,在野外见到毛毛虫时,千万要注意避免用皮肤直接接触。另外,茧的外侧也附着毒针,与茧接触时也可能会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