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与疟疾
2025年09月16日
蚊子与疟疾
英国生物学家罗纳德罗斯,因首次在蚊子中分离出着色的疟原虫卵囊,又在患疟疾的鸟类血液中发现类似的着色胞囊,使生物界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于1902年荣获诺贝尔生物学奖金。
罗斯小的时候曾随父母在印度北部的木栅山城居住。那时的小罗斯机灵、调皮,什么事都要问个究竟。
一年夏天,镇上流行着可怕的疾病——疟疾,家家户户大门紧闭,更不敢让孩子上街去玩。小罗斯被关在家里好几天了。他透过窗户,远眺连绵起伏的山脉,白雪皑皑的山巅,坐立不安,非要出去玩不可。妈妈耐心地劝说着:“孩子,再忍耐几天吧,这个镇上流行着疟疾。这种病中国人称为‘打摆子’,3天发作一次,得病的人痛苦万分。直到如今,医生们也是束手无策呀!”听了妈妈的话,罗斯陷入了沉思,疟疾为什么会传染?不与病人接触也会传染上吗?他暗下决心找出原因。
从此,一到夏天,他便背上行装。到疟疾盛行的地方去观察、试验。一次,走到一处村头,他便倒头摔在地上。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户农家的竹床上,有位慈祥的老人告诉他不幸染上了疟疾。当老人为他端来一碗稀饭时,可恶的蚊子从四面八方涌过来,老人边轰蚊子边说;“我们这里蚊子太多了。”这句话提示了正在病中的罗斯。“疟疾是不是蚊子传播的呢?”罗斯心头一亮。
后来,经过多次研究,他终于揭开了疟疾与蚊子的关系之谜,从而造福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