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蝗
棉蝗又称“大青蝗”,属直翅目蝗科。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地区。
棉蝗几乎可以算是最大型的蝗虫,体长55~85毫米,体色鲜绿带黄,触角呈丝状。前胸背板中隆线凸起,为淡黄色,两侧各具三条横沟。前翅为长桨状,革质,背面为青绿色。后翅为扇状,中部与基部呈淡紫红色。前足最短,中足次之,后足最长,腿节特别发达,为青绿色,胫节细长,为淡紫红色,其外向具两列刺。
棉蝗的卵呈椭圆形,稍弯曲,初产时为黄色,快要孵化时为淡绿色。随着虫龄的增大,翅芽和触角也在增长。棉蝗一年繁殖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来年的4—5月份开始孵化。幼虫的食量较小,成虫的食量较大,但没有明显的群聚及迁飞危害习性。成虫到10月中下旬才会相继死亡。
棉蝗对棉、水稻、甘蔗、茶、竹等多种作物都具有危害性,常在平原及低山地区活动,秋天时大量出现。寄生植物有蒲葵、木麻黄、棉花、美人蕉、甘蔗及豆科植物等。
小知识
蚂蚱的腿会掉的原因
蝗虫,俗称“蚂蚱”,恐怕是昆虫世界中最有名的跳远运动员了。有的蚂蚱一跳就能跳出2.6米的距离。通常,蚂蚱可以跳出相当于自己身高6倍的高度、身长20倍的长度。而且,跳跃的同时还能飞翔。
捉蚂蚱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拽掉它们的一条后腿。也就是说,好不容易捉住的蚂蚱会甩下一条腿逃之夭夭。蚂蚱粗壮的后腿固然是蹦跳所必需的,但有时为了逃命,它们也会自己将其弄断。遇到紧急状况,蚂蚱的后腿会很容易从身上掉下来,跟蜥蜴被捉住后弄断尾巴逃跑是同样的道理。
除非蚂蚱的两条后腿都断了,不然对生存没有大碍。有时候体内的养分不足,蚂蚱还会自行折断后腿,甚至还会在紧急情况下吃掉自己的腿。
捉蚂蚱只捏一条腿,它们就会利用另一条腿的反作用力冲开一条生路,所以捏住的腿就会从身上掉下来。要想让蚂蚱不至于跑掉,就要用同样的力气同时捏住两条腿,或者抓住它们的身体。
小知识
蝗虫防御敌人的方法
防虫剂并不是人类的专利。有一种不长翅膀的蝗虫也靠防虫药剂来抵御敌人的进攻。一旦受到食肉昆虫的威胁,它们的嘴里和身体各处的腺孔里就会分泌出一种化学物质。这种气味强烈的油性物质与空气一接触,就会变成泡沫,并会迅速向四周扩散。这种自制的防虫剂具有十分难闻的气味,食肉昆虫都避之不及。人类受到蝗虫的启发,把它们分泌的高效驱虫物质用在了驱蚊剂中,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