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虫

毛虫

全世界的毛虫约有十几万种,我们常见的毛虫多数为蝶或蛾的幼虫。这些幼虫的身体都很柔软、动作比较缓慢。它们喜欢群居,因为群居中的毛虫比离群者的生长速度更快。群居中的毛虫,彼此的身体会经常摩擦产生热量,体温也会随之升高,从而加快生长速度。

大多数毛虫的自我防御能力较差,但遇到敌害时,它们也会利用各种方法来保护自己,如利用保护色、毒液等。

有一种毛虫叫“鸟粪毛虫”,它们通过将自己伪装成鸟粪来避免成为捕食者的美餐。此外,还有一些毛虫擅长从植物中获取毒素,从而拥有令人致命的毒刺。当情况危急时,毛虫会做出凶恶无比的假象以阻止敌人的进攻,即使是非常饥饿的鸟类,也不敢轻易招惹它们。

地球上最可怕的毛虫生活在夏威夷,它们不再是猎物,而是非常狡猾的“杀手”。常常会借助天衣无缝的伪装让自己由猎物摇身变成猎手,它们也是世界上唯一吃肉的毛虫。

毛虫的眼睛

昆虫的眼睛一般有2种:单眼和复眼。单眼只能感受光线的明暗,复眼由数百只透镜般的小眼组成,具有超常的视力。而毛虫只有单眼,它们不需要费力地去寻找食物,因为成虫在幼虫出生之前就已经为它们准备好了充足的食物。所以它们并不需要太好的视力,单眼对它们来说已经够用了。

毛虫的颚

毛虫的颚十分有力,能轻松地咬开植物的组织。它们的颚上生有牙齿,当颚合上的时候,牙齿便交错地咬合在一起。有些毛虫的颚像两把锉刀一样,可以将植物的叶子磨碎。

毛虫的足

毛虫的胸部长着3对足。但毛虫还长有5对叫做“腹足”的伪足,这是从腹部生出的肌肉,当毛虫进食的时候,腹足用来把植物抓牢。

毛虫的成长

毛虫在孵化出来后往往会先把自己的卵壳吃掉,卵壳为毛虫提供了第一顿极富营养的美餐。在之后的日子里,毛虫开始吃植物的叶子,并不断地进行脱皮。它们的身体逐渐长大,在几个星期内,毛虫的体重就会增加100倍左右。最后,它们变成蛹,静静地等待自己变成成虫破蛹而出。

毛虫的毒刺

红带毒蝶毛虫身体上的刺是有毒的。它们因吃西番莲的叶子,身体里注入了毒素,身上的毒刺常使鸟类望而却步。

毛虫的自我保护

很多鸟类喜欢吃毛虫,毛虫则常以拟态或保护色来自卫,也就是伪装成与周围环境相似的形态或颜色,以逃过鸟类的捕食。毛虫运用拟态与保护色,虽然很难被发现,可是聪明的鸟类还是能在毛虫刚吃过的残叶附近找到它们的踪迹。

有些毛虫比鸟类还聪明,它们在吃树叶时,若不能把树叶整片吃光,就把吃剩的叶片与叶柄咬断,根本不留下任何进食的痕迹,让鸟类找不到。

而有些毛虫则会在白天隐藏起来,晚上再出来觅食。

会排队的毛虫

最有趣的毛虫是生长在松树上的枯树毛虫。它们集体吐丝在松树上结网为巢。每当黄昏时分,它们就会倾巢而出,列队爬过树干,去吃那些汁液充足的松叶。把一棵松树的叶子吃完后,再吃另一棵。

这些毛虫在走动时,有一种互相跟随的本能,头头走在前面,后面紧跟着一条条的毛虫,秩序井然。根据观察记录,最长的队伍达12米,由300条松树毛虫组成。走在前面的头头,一边爬行,一边不断地吐出一条丝。它走到哪里,丝就吐到哪里,其吐丝铺路的目的,就是不论走多远,都能顺着丝路回巢,而不会迷路。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对松树毛虫做过一项实验,他将一队毛虫引到一个高大的花盆上,等全队毛虫爬上去时,法布尔就用布把花盆上四周的丝擦掉。这样一来,毛虫马上就迷路了,整队毛虫老是在花盆边缘上绕圈圈。它们一圈一圈地走,认为只要有丝路在,就没有迷路。如此走了七天七夜,终因精疲力竭而亡。

小知识

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蝴蝶的一生是从卵开始的。毛毛虫从卵里孵化出来,会先吃掉卵壳,再去吃植物,并迅速长大。每隔一段时间,毛毛虫就会蜕一次皮,换上更宽松的表皮,一般来说总共要蜕4次皮。毛毛虫长大之后,就会选择地点来吐丝,以固定自己的身体,蜕皮化成蛹。蛹一般经过数天就会变成蝴蝶,蝴蝶也叫“成虫”。成虫的主要任务是产卵,然后卵又发育成幼虫、蛹、成虫,就这样,蝴蝶在大自然中一代代地延续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