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

白蚁

白蚁有1700个种类,同蚂蚁一样是群居的社会性昆虫。蚁群中最重要的成员是蚁王和蚁后,它们都长有翅膀。蚁后的身体由于怀着卵而膨胀得很大。

白蚁王和白蚁后食物都是先由其他白蚁个体加工过后再喂给它们。白蚁后的腹部,随着生育次数的增多,卵巢也会随之不断地伸长增粗,甚至不能单独自由行动,如果它想活动,则必须由众多白蚁抬起它的便便大腹后才能行动。

群体中还有专司防卫职能的白蚁兵蚁,以及担负着建巢、筑路、寻食、采食、哺育幼白蚁、喂养白蚁王和白蚁后及兵蚁等重任的工蚁。在白蚁群体中,工蚁和兵蚁既是没有生殖能力的“不育”个体,还是永远不长翅膀的“无翅”个体。它们的寿命较短,而白蚁王和白蚁后的寿命则要长得多。许多白蚁种类,当白蚁王和白蚁后衰老或死亡后,会有许多幼小的白蚁个体迅速发育,来补充群体之主的位置。

白蚁是出类拔萃的“建筑大师”。它们住在巨大的巢穴里,那是一种由沙子、动物粪便与唾液混合后凝固而成的“大厦”。在建设这些“大厦”时,白蚁要用唾液把沙粒垒在一起,并分隔成大小不一的“房间”,整个建筑有的像柱形,有的像锥形,有的像一个有茎有伞的大蘑菇,有的还像四面都有飞檐的古塔。巢穴的形状取决于建造它的白蚁的种类。穴内向外的通道由白蚁监管打开或关闭,以控制巢内的温度。白蚁的巢穴能达到6米高,而且非常牢固。如果人们想把它们从原建筑处移开,有时甚至不得不动用炸药。白蚁的这种建筑“才能”在昆虫界中是极为罕见的。

在吃东西方面,白蚁真是声名狼藉。只要是在路上碰到的,不管是小动物、植物,还是木头,它们都能津津有味地吃下去。而实际上,白蚁自己是不能消化木头的,它们的身体里缺少一种酶,没有酶,动物就不能消化食物。但白蚁倒不在乎这个,因为它们的肠胃里居住着无数的披发虫,它们能够生产消化木头所需要的酶,有了这些小帮手,白蚁自然就不用担心了。

虽然白蚁和蚂蚁同样都是过着集体生活,大小也差不多,但事实上,白蚁并不是蚂蚁的同类,它们在生物学上一点关系都没有。而白蚁和蟑螂反倒是比较近似的古老昆虫。它们同样是在3亿年前就出现在了地球上,而且从那时起,它们就已经靠吃木材纤维生活了。

蚂蚁头、胸、腹部的区分很明显,而白蚁的胸部与腹部并没有明显的分界,这也是它们两者最大的区别。

几乎有2000种白蚁生活在热带地区,它们常隐居在巢穴中或者往来于纵横交错的地下隧道内。常将巢穴建造在居民的家里、枯树上、土中或用土堆成。在非洲,白蚁用土堆成的巢比人还要高,人们称之为“蚁冢”。蚁冢的壁就像钢铁一样坚硬,但是非常舒适,内部有作空气调节用的空间。

白蚁的集体生活以蚁后和雄蚁为中心,雄蚁和蚁后生活在一起。蚁后因腹部过大而无法自由移动,靠工蚁和兵蚁的帮助来维持生活。蚁后每天可以产下2万~3万粒卵。

工蚁以木材为食,它们的肠道内有一种原生动物与其共生,叫“披发虫”,可以帮助它们消化木材的纤维。小工蚁群聚在一起,以照顾身体庞大的蚁后,还能搬运其产下的卵粒,喂食幼虫。工蚁及雄蚁在巢中相互协作筑巢,工蚁的数量占白蚁群总数的90%。

兵蚁是由一部分雌蚁长成的,小型的雌蚁慢慢变成大型的兵蚁,但也有一开始就长成小型兵蚁的。它们是白蚁巢的卫士,能够阻挡入侵的外敌。但它们却总是没办法打败蚂蚁,因为它们被蚂蚁咬到后,会因为中毒而全身麻痹。

土豚、穿山甲、大食蚁兽、犰狳及土狼都是白蚁的天敌。

白蚁会破坏建筑物中的木材,但在森林中,又能将枯木分解成土中的营养成分,让其他植物再度吸收,有益于森林的生长。

春天到来时,上百只雌蚁及雄蚁飞到天空中,做结婚飞行。结婚飞行归来后,雌蚁及雄蚁的翅膀就会脱落,并进行交尾,然后合力组织新的王国。

小知识

白蚁和蚂蚁的区别

白蚁,无论从名称还是长相上,人们都以为它们是与蚂蚁在血缘上很近的“亲属”。其实不然,白蚁属于等翅目,是类似蟑螂的低等昆虫,蚂蚁是膜翅目,是与蜜蜂、黄蜂等相近的比较高等的昆虫。

等翅目的白蚁,其前后翅膀几乎是同形态,大小也相似,且长于身体。而生有翅膀的蚂蚁,前翅比后翅宽大,翅长与身长相等,区别明显。白蚁成虫的触角是念珠状的,而蚂蚁的触角是膝关节状的。从发育看,白蚁的幼蚁经过几次蜕皮就能变成成虫,没有蛹期,属不完全变态。而蚂蚁要经过蛹期才能变成成虫,属完全变态。最容易区分的地方是:蚂蚁腹基部细,形成细腰,而白蚁成虫腹部各节粗细差不多,没有蚂蚁这种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