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
蝗虫又名“蚱蜢”、“蚂蚱”、“蚱蚂”、“草螟”,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蝗科以及螽斯科昆虫的总称。全世界约有蝗虫10000余种,我国分布有300余种。
蝗虫的身体一般都比较细长,分头、胸、腹3部分,体表包有一层坚韧的外骨骼。其体表通常为绿色、褐色或黑色,头大,触角短。它们的前胸背板坚硬,像马鞍似的向左右延伸到两侧,中、后胸不能活动。脚发达,尤其是后腿的肌肉强劲有力,再加上其坚硬的外骨骼,所以它们的跳跃能力是很强的。胫骨还有尖锐的锯刺,是有效的防卫武器。
如果将活的蝗虫的头浸在水中10分钟,而让其身体的其他部分暴露在空气中,蝗虫仍然不会死亡。这是因为蝗虫用于气体交换的气孔在腹部,有两排。所以,如果把蝗虫的腹部浸在水中,用不了多久,它们就会被淹死。蝗虫为了躲避敌人,常常会作远距离的跳跃,后腿用力一蹬就能跃向空中,然后展翅飞行。它们还能利用自身保护性的体色,落到地上或草叶上,这样敌人就很难再找到它们了。
蝗虫特别爱吃禾本科植物,如高粱、玉米、稻、麦和竹类的茎叶,禾本科杂草茂密的地方和辽阔的荒地,都是蝗虫理想的栖息地。成群的蝗虫可以使绿地变成荒原。它们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就像乌云一样遮天蔽日。5000多万只集群的蝗虫便可遮住1平方千米的天空。它们所过之处,全部农作物就会化为乌有。一个蝗虫群,一天就能吞噬几十万吨的谷物。
蝗虫的大爆发一般出现在气候干旱和森林过量砍伐之后,蝗虫适应干旱的能力很强,而其他昆虫和鸟类在这样的环境下都不能生存。此外,干旱还使蝗虫喜欢吃的禾本科植物的生长受到限制,因此,凡是遇到好吃的食物,蝗虫便会蜂拥而至。所以,这个时候蝗虫的密度最高,并会逐渐形成集体化的行动。
小知识
蝗虫的变态
蝗虫对农业的危害极大,它们聚集在一起,顷刻之间就能将一大片农田吃得干干净净。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它们的卵孵化出若虫,个子较小,翅膀发育不全,然后经过数次蜕皮,若虫渐渐长大,翅膀长全,变为成虫。灭蝗的工作应该利用蝗虫生长的这一规律,在其处于若虫阶段就进行综合防治,如在秋耕时破坏其冬卵的越冬条件或施放药物等,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