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棕壤
黄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拔2200~2700m的中山地带,是黄壤和棕壤的过渡性土类。高黎贡山以西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区,高黎贡山以东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此类土壤的分布东部比西部海拔偏高200m左右。年平均气温10~13℃,≥10℃积温2600~3600℃,降雨量1400~2700mm。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破坏后,为栎类萌生林和云南松华山松的针阔混交林。气候湿润,土壤风化程度较深,富铝化作用微弱,黏化明显,黏粒下移,土层较为深厚,植被生长良好,生物积累旺盛,有机质含量丰富,自然肥力较高。剖面层次分异明显,表土层暗棕灰或棕灰,心土层有深浅不等的黄棕色,黄棕壤因此得名。耕地面积有15.943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24%。有暗黄棕壤和黄壤性土两个亚类。
表2-3 黄棕壤亚类分类系统表 单位:万亩
(一)暗黄棕壤
暗黄棕壤多分布在海拔2400~2700m的中山区,植被较好,多为常绿阔叶与针叶混交林,如云南松、桦、栎类等。土层厚,表土层多为淡棕色或棕色,心土层为黄棕色,有轻度淀积现象,底层有半风化母质出现,土体松散,由于所处地区雨雾多,日照短,气温低,相对湿度大,腐殖化作用强烈,土壤积累的粗腐殖质比较多。目前,多数是林地、荒山荒草地、轮歇地,少数旱地,一般只能一年一熟。耕地面积有14.429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93%。有灰泡泥、麻灰泡土和砂灰泡土三个土属。
1.灰泡泥
灰泡泥一般土层较厚,质地稍黏重,结构也较好,保水、保肥能力中上等,自然肥力较高。耕地面积有9.549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94%。有灰泡泥、泥质灰塘土和泥质棕红土三个耕作土种。
灰泡泥:耕地面积有2.612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53%。主要分布在昌宁县、龙陵县和隆阳区海拔2300~2400m的山地。土壤熟化度差,耕层浅薄,土轻松散,肥劲较差,呈微酸反应,雨后易板结,作物出苗困难,生长缓慢,单产低。其理化性状如下:
灰泡泥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丰富。
表2-4 灰泡泥理化性状表
泥质灰塘土:耕地面积有0.086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02%。由于所处地势高,土层薄,结构差,水土易流失,低产。其理化性状如下:
泥质灰塘土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中,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丰富。
表2-5 泥质灰塘土理化性状表
泥质棕红土:耕地面积有6.849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39%。主要分布在昌宁县和隆阳区的高山地带,其他区有零星分布。山高土冷地瘦,结构差,又由于气候寒冷,土壤养分分解缓慢,山高路远,农家肥特别少。土壤渗透性能差,不耐旱,又不保水保肥,目前多为三年一种的轮歇地,作轮歇地时,尽量种植绿肥,一是可以培肥地力,二是减少水土流失。其理化性状如下:
泥质棕红土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缺,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6 泥质棕红土理化性状表
续表2-6
2.麻灰泡土
麻灰泡土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呈酸性反应。耕地面积有0.152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03%。有砂质棕红土一个耕作土种。
砂质棕红土:主要分布于腾冲市的北部变质岩山区,耕层厚度一般是15cm,呈灰棕色,粉壤土块状结构。热量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适种作物少,多为轮歇地。其理化性状如下:
砂质棕红土养分情况:呈酸性,有机质含量较高,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较高,缓效钾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7 砂质棕红土理化性状表
3.砂灰泡土
砂灰泡土植被为云南松、旱冬瓜、大杜鹃等针阔叶混交林,林下蕨类植物生长繁茂,自然肥力中等。耕地面积有4.726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96%。有砂灰泡土一个耕作土种。
砂灰泡土:主要分布在龙陵县海拔2100~2300m的山地。由于气候冷湿,保肥性能低,加上山高路远,肥料供应不足,所以农作物产量不高。其理化性状如下:
砂灰泡土养分情况:呈酸性,有机质含量较高,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较缺,速效钾含量中。
表2-8 砂灰泡土理化性状表
(二)黄壤性土
黄壤性土是由于江河切割深,岩石崩解,土表遭严重侵蚀,使大多数土体均夹有鸡蛋或者拳头大小不一的石块,严重影响耕作,作物产量低,土壤耐涝怕旱。耕地面积有1.514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31%。有砾质棕黄泥一个土属,有砾质棕黄泥一个耕作土种。
砾质棕黄泥:主要分布在昌宁县海拔2200~2300m的山脊。土层中夹有大量石渣子,土重紧实,土体发育差,侵蚀严重,漏水跑肥突出,抗旱性能差。其理化性状如下:
砾质棕黄泥养分情况:呈酸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9 砾质棕黄泥理化性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