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 氮

二、全 氮

(一)土壤全氮含量概况

保山市耕地土壤全氮含量在0.5~4.49g/kg,平均值为1.9g/kg。

表4-4 耕地土壤全氮分地类含量表 单位:g/kg

(二)土壤全氮含量的区域分布情况

耕地土壤全氮含量以丰富至较高为主,面积有316.554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4.35%;含量为中的面积有118.935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4.18%;属较缺至缺的面积有54.407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1.47%。

表4-5 耕地土壤全氮分级统计表

全氮含量最大值出现在腾冲市,最小值出现在隆阳区。平均值腾冲市最高(2.33g/kg),隆阳区最低(1.72g/kg)。

表4-6 耕地土壤全氮分县(市、区)统计表 单位:g/kg

(三)土壤全氮调控措施

氮是作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成分,在多方面影响着作物的代谢过程和生长发育。当土壤中全氮含量<0.75g/kg时,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不足,缺氮时作物长势弱,分蘖或分枝减少,较老的叶片先退绿变黄,叶色失绿,有时在茎、叶柄或老叶上出现紫色,严重缺氮时,叶片脱落,植株矮小,严重时下部叶片枯黄脱落;根系细长且稀小,花果少而种子小,产量下降且早熟。土壤供氮过量,则植株叶色浓绿,植株徒长,且贪青晚熟,易倒伏和病害侵袭;降低果蔬品质和耐贮存性。氮过量影响根系对钾、锌、硼、铁、铜、镁、钙吸收利用。过量的钾和磷元素会影响氮的吸收;缺硼也不利于氮的吸收。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土壤中氮素含量不同,要使作物在适宜的土壤氮素中生长,调控土壤中的氮素一般都用无机肥。

1.氮肥的种类

氮肥是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肥料品种。氮肥按含氮基团可分为氨态氮肥、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氰氨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常用的氮肥有:铵态氮肥: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硝态氮肥: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铵等;酰胺态氮肥主要是尿素;长效氮肥又称缓效或缓释氮肥、控效氮肥,难溶于水或难以被微生物分解,在土壤中缓慢释放养分的肥料。

2.调节土壤氮素

主要考虑土壤氮素含量、作物生长特性、肥料的特点、施肥方法来确定施肥时期和施肥量。不同的肥料其含氮量以及氮素的释放速率和根系的吸收是有差别的。如碳铵速效氮利用率很低,硝态肥料根系吸收快,在多雨季节易流失。因此,强化氮肥高效管理技术,是实现减氮增效的有力手段,如需要快速见效且滴灌或冲施的时候以硝态氮肥,作物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铵态氮肥,推广新型高效氮肥,有机无机配合等。肥料种类对氮素流失量的影响明显,土壤氮素浓度过饱和是导致氮素大量流失的最根本原因,减少化学氮肥施用量,采用深施等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氮素的损失,提高氮素利用率。

3.适量施用氮肥

土壤中氮素过量一般都是过量的施用氮肥,氮素过量会使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下降,还增加了肥料的投入成本。施用氮肥一定要适时、适量,要与其他营养元素配合施用。防止施用氮肥量应控制氮肥用量,分次施用;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用有机肥吸附能力,增加土壤的缓冲性,减少肥害的发生。作物受害严重时,应立即采取:及时把未吸收的肥料从施肥沟或穴中移出,以防肥害进一步加重;用水淋洗残留在土壤中,块表土晾干后,松土挥发土壤中的有害气体;对受害作物可喷施0.2%磷酸二氢钾,以促进根系和叶芽发育,恢复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