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级地
(一)面积、地类、分布区域
1.面积与地类
八级耕地面积有35.405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20%。灌溉水田面积有1.143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23%,占本级地的3.23%;旱地面积有34.262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97%,占本级地的96.77%。
表5-73 八级地耕地类型统计表
2.分布区域
八级耕地:隆阳区分布面积最大,面积有11.9224万亩,占本区的8.93%;占本级耕地的33.67%。
表5-74 八级地县(市、区)统计表
(二)主要属性
1.地貌类型
本级地地貌类型以起伏河流高阶地、起伏侵蚀剥蚀低台地和河流低阶地为主,面积有27.0250万亩,占本级耕地的76.33%。
表5-75 八级地地貌类型统计表
2.坡 度
坡度范围为0°~47°,本级地主要分布在≥15°以上,面积有25.3013万亩,占本级耕地的71.46%。
表5-76 八级地坡度分级统计表
3.海 拔
海拔范围为600~2700m,本级地主要分布在1300~2100m,面积有27.4979万亩,占本级耕地的77.66%。
表5-77 八级地海拔分级统计表
续表5-77
4.灌溉保证率与排涝能力
灌溉保证率40%~60%的分布面积较广,面积有23.0647万亩,占本级耕地的65.14%。
表5-78 八级地灌溉保证率统计表
排涝能力以“较强”为主,面积有24.2634万亩,占本级耕地的68.53%。
表5-79 八级地排涝能力统计表
5.耕作土种
耕作土种有暗红胶泥田、粗红土、红砂泥土、红砂石土、红砂田、黄红泥土、灰黄砂泥土、灰泡泥、山红泥土、山砂红土、山棕红砂土、小黄泥土、小黄砂土、羊肝土、窑泥土、砖暗红土、砖红土、棕红砂土、棕红土、棕黄红泥土、棕黄红土、棕黄泥土、棕黄油红土、棕油红土等64个土种。其中山棕红土最多,面积有6.5393万亩,占本级耕地的18.47%。
表5-80 八级地土种统计表
续表5-80
续表5-80
6.土壤主要属性
土壤属性情况:有机质平均值为30.96g/kg;全氮平均值为1.85g/kg;碱解氮平均值为170.50mg/kg;有效磷平均值为26.40mg/kg;速效钾平均值为212.71mg/kg;有效锌平均值为1.89mg/kg;水溶态硼平均值为0.35mg/kg;交换性镁平均值为208.27mg/kg;有效钼平均值为0.19mg/kg;耕层厚度平均值为18.53cm。
表5-81 八级地土壤属性统计表
表5-82 八级地养分分级统计表
续表5-82
续表5-82
(三)特征、存在问题及培肥、改良利用措施
本级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1300~1900m的起伏河流高阶地、起伏侵蚀剥蚀低台地和河流低阶地上;坡度也较大,坡度>15°的耕地面积有25.3013万亩,占本级地的71.46%;本级地亩产量在200~300kg,属低产耕地,肥力低,旱地所占比例较大。
存在问题:一是旱地面积所占比例大,灌溉保证率较低;二是肥力低,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保水保肥性较差,水利条件差,产量低而不稳;三是土壤养分含量虽高,但耕地坡度大,土壤养分不协调。
改良利用:固定耕地,加深耕层,注意选用抗寒、抗旱、耐瘠的良种;逐步增加水利设施,扩大保灌面积,对于气候冷凉的农田要进行薄膜育秧并适时栽插,坡度大的轮歇地根据实际情况发展经济林园;针对土壤养分含量不协调问题,应根据当地的土壤养分含量科学施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或平衡施肥方法,因土施肥,合理培肥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