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赤红壤

五、赤红壤

赤红壤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枯柯河、怒江下段,海拔1000m以下的河谷地带。在沟谷季风常绿阔叶林下发育的、沿沟谷延伸的负地带性土壤。年平均气温18~21℃,≥10℃的积温6500~7500℃,年降雨量1000~1200mm,植被有攀枝花、白花羊蹄甲、牛肋巴、楔叶榕、青香树、滇橄榄、霸王鞭、白茅、蒿类等。由于高温多雨,干湿季节分明,土壤风化比较彻底,淋溶比较强烈,富铝化作用比红壤强,土壤呈酸性或强酸性反应,质地黏重,心土红棕或红黄色。耕作土壤表层灰黄,心土层淀积明显呈红棕色。土壤养分含量低,热量条件好,生产力较高,是保山市双季稻、甘蔗、咖啡和亚热带水果的重要产区。耕地面积有24.685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02%。分为赤红壤、赤红壤性土、黄色赤红壤三个亚类。

表2-66 赤红壤亚类分类系统表 单位:万亩

续表2-66

(一)赤红壤

赤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900~1100m的低山缓波及河谷地带。由于受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水湿条件较好,含水化铁多,沉积层次明显,土层中常有淡黄色网纹。表土层黄色或灰黄色,质地中壤至重壤,粒状结构,土壤呈强酸性,保水保肥性较好,宜作广,适种甘蔗、咖啡、砂仁、西瓜等。但土壤宜耕性较差,有效养分不足,易受侵蚀、病、虫等危害。耕地面积有10.208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08%。赤红壤亚类是赤红壤的典型亚类,有赤红泥、厚赤红土、紫赤红土三个土属。

1.赤红泥

赤红泥主要分布在地形为中低山山地,山地丘陵或丘陵山地。一般土层深厚,肥力中等,适种作物广。耕地面积有7.444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51%。有赤红泥一个耕作土种。

赤红泥:整体呈微酸反应,土壤剖面无石灰反应,常有铁锰结核,土层较深厚,少有机质,土体黏着性较好,抗旱保水性较强,宜作广,作物产量一般。其理化性状如下:

赤红泥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中,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缺,速效钾含量中。

表2-67 赤红泥理化性状表

2.厚赤红土

厚赤红土主要分布在河谷阶地、河谷盆地或古河道两侧。剖面中可见大量卵石或无棱角砂石层。耕地面积有0.045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02%。有赤厚红土一个耕作土种。

赤厚红土:主要分布在昌宁县整体呈酸性反应,一般土酥绵软,宜耕性好,保水保肥力强,离村庄近,施肥水平高,供肥足而长,是高产稳产土种之一。其理化性状如下:

赤厚红土养分情况:呈酸性,有机质含量缺,全氮含量中,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较缺,速效钾含量缺。

表2-68 赤厚红土理化性状表

3.紫赤红土

紫赤红土可发育成典型赤红壤,红色风化层深厚。也有不少坡度较大的山地,紫红岩发育的赤红壤,风化层也较深,呈酸性。耕地面积有2.718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55%。有赤紫红土一个耕作土种。

赤紫红土:成土过程受地下水的影响较大,或受地表水聚积现象的影响,湿生质物因嫌气环境不能彻底分解,有机质残体积累于地表,形成粗腐殖质,致使土壤呈黑色,由于水的升降作用,使心土层颜色变淡直至灰黄色,常有“黑泥黏层”出现。土体较紧密,透性差,耕作困难,但保水保肥性好。其理化性状如下:

赤紫红土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中,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缺,速效钾含量丰富。

表2-69 赤紫红土理化性状表

(二)赤红壤性土

赤红壤性土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1200m的山坡地带。由于自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表土层几乎流失殆尽,石子露于地表,颜色变淡,质地粗糙,结构差。今后应大力造林,以增加地面覆盖,调节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耕地面积有9.506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93%。有粗赤红土一个土属。

1.粗赤红土

粗赤红土是泥质岩风化物发育而来,多分布在河谷陡坡山地。耕地面积有9.506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93%。仅有夹石赤红土一个耕作土种。

夹石赤红土:整体上呈微酸反应,土壤剖面无石灰反应,土壤在表土层为黄棕色,粒状结构,夹有石子。该土壤干燥性、通气性强,肥效快,易受干旱、侵蚀等危害。一年两熟,作物产量不高。其理化性状如下:

夹石赤红土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中,全氮含量中,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缺,速效钾含量中。

表2-70 夹石赤红土理化性状表

(三)黄色赤红壤

黄色赤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900~1100m的低山缓坡及河谷地带。由于受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水湿条件较好,含水化铁多,沉积层次明显,土层中常有淡黄色网纹。表土层黄色或灰黄色粒状结构,土壤呈强酸性,保水保肥性较好,宜作广,适种甘蔗、咖啡、砂仁、西瓜等。但土壤宜耕性较差,有效养分不足,易受旱、蚀、病、虫等危害。耕地面积有4.970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01%。仅有赤黄泥土一个土属。

1.赤黄泥土

赤黄泥土一般土层深厚,质地偏黏,土壤水分条件较好。耕地面积有4.970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01%。有赤黄泥(土)一个耕作土种。

赤黄泥(土):整体呈现微酸反应,土壤剖面无石灰反应,有机质、养分含量一般,但养分转化快,土体紧实,透性差,能回润,保水保肥性较好,供肥平缓,产量较高。其理化性状如下:

赤黄泥(土)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中,全氮含量中,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缺,速效钾含量丰富。

表2-71 赤黄泥(土)理化性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