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机质
(一)土壤有机质含量概况
保山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在5.1~89.8g/kg,平均值为33.3g/kg。
表4-1 耕地土壤有机质分地类含量表 单位:g/kg
(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区域分布情况
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以较高为主,面积有150.359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0.57%;含量为丰富的面积有97.406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9.80%;含量为中的面积有138.661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8.19%;极缺至缺的面积有105.468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1.44%。
表4-2 耕地土壤有机质分级统计表
有机质含量最大值出现在腾冲市,最小值出现在施甸县。平均值腾冲市最高(44.88g/kg),隆阳区最低(29.04g/kg)。
表4-3 耕地土壤有机质分县(市、区)统计表 单位:g/kg
续表4-3
(三)土壤有机质调控措施
土壤有机质是作物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能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微生物和土壤生物的活动,促进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分解,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的作用。当土壤中有机质含量<10g/kg时,作物根系将衰弱,作物早衰,削弱防病抗逆机能,土壤板结,化肥的负面影响加剧。
保山市从目前情况来看,有机质养分含量处于丰富状态,肥力下降不明显。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绿色高产创建,高品质的农产品需求越来越大,补充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显得愈加重要,即使是高产耕地,也需不断补充有机质。保山市地表植物有大量的生物量,为土壤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来源,因此可采取多种途径提升有机质含量。
1.秸秆还田
秸秆直接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提高作物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保山市应以大宗作物秸秆为主,以机械化还田、粉碎后翻压还田、集约化规模化模式还田,也应因地制宜,积极采用秸秆-牲畜养殖-能源化利用-沼肥还田、秸秆-沼气-沼肥还田、秸秆-食用菌生产-菌棒还田、秸秆-商品有机肥-还田等种养结合方式还田。对于含氮较多的土壤,秸秆还田的效果较好;瘦田采用秸秆还田时,应适当施入速效性氮肥,调节碳氮比,利于秸秆腐熟。还田时配合使用秸秆腐熟剂,使秸秆快速腐熟分解,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
2.增施有机肥
保山市有机肥资源丰富,种类多、数量多、来源广,如:粪肥、厩肥、堆肥、青草、幼嫩枝叶、塘泥、作物类农业废弃物等,其中粪肥和厩肥是普遍使用的主要有机肥。传统的有机肥的积制和使用也很不方便,市场上更有不少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方便使用,有机肥料存在着养分含量低,不易分解,不能及时满足作物高产的要求等问题,使用时应配合施肥速效养分。有机肥的广泛使用,才能使得农业逐步地开始向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转变,才能使得让更多的有机食品、水果、蔬菜走向大众。
3.种植绿肥
绿肥是可用作肥料的绿色植物,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是提升耕地质量、减少化肥使用量的措施之一,是现代农业绿色增产的关键所在,还具有油用、粮用、菜用、花用、蜜用、饲用等方面的功能;保山市可种植夏季绿肥和冬季绿肥,常用的绿肥品种,专用绿肥种类有油菜、田菁、细绿萍等,兼用绿肥有蚕豆、豌豆、黄豆等。绿肥种植要与耕地质量提升等相关需求结合,种植时提倡推广“三花”混播技术,充分发挥绿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形成农旅结合、种养结合的区域性特色产业。同时,对多年不种绿肥的地方或新开垦的地方种植豆科绿肥,要接种根瘤菌剂,使根系接上菌种产生根瘤,发挥固氮作用,确保绿肥种植成功,获得高产。